亲爱的兄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对千百年来的风俗和习惯有特别的偏爱。这种偏爱并非无因的,因为谁都会对所认识的人和事有更多的认同,并且认定他们的风俗习惯是必须的,这都是气候、物产及社会形态的产品.......
......世界上也许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能容忍宗教了;平民百姓或皇孙贵族反对基督教的唯一理由,是因为它是外来的,它可能会使信徒崇洋......
......有人认为(或许在某程度上受了他们的信徒或学生的影响):传教士的洋服、洋车、教堂的欧式建筑,或者种种与基督教有关的外国事物,对于在华人当中传播真理产生很大的拦阻,我并不尽然同意这样的见解。但为什么基督徒给予人洋教的感觉呢?神的话其实没有中外之分,我不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分界。我们不是要中国信徒除去他们的国家观念,而是希望他们成为基督徒!
......我们盼望见到成为基督徒的中国人——既是真正的基督徒,也是地道的中国人。我们盼望看到中国人担当教牧,管理中国教会和中国的基督徒,在他们乡士的中国式建筑物内,穿着本土的衣服,又用本地的言语,敬拜真神上帝。
......在不违反真理的大前提下,让我们把自己中国化,尽我们所能去拯救灵魂。我门换上他们的服装,学习他们的语言,效法他们的习惯,甚至在健康及体质许可的情形下吃用他们的饮食。我们住在他们的房子里,不需改换房子的外观;除非是为了健康及工作效能的需要,屋内的陈设也保持下来。
......现在的经验证明我们这样做是有利的,正在影响着周围的中国人,而这种影响不是别的方法可以达致。我们每天和他们接触,不住在一处,而是在多处的地方;我们看到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圣灵的引领,并因着在他们当中工作的人虔诚和恳切的态度,而受到感染。当然难免引起不便和麻烦,例如在饮食习惯上,便要不用刀叉、杯碟,而改用筷于、汤匙和大碗。……......外国人穿上中国服装,虽然还是被人认出来,但至少不会到处被人群围观;在街头讲道时,虽然衣服不吸引,但话语却吸引了很多的人;他又可以随处购买衣服,清洗补熨毫无困难,花费也极微.......
......我记得自己刚来到中国的时候,在整个旅程中,无论是在船上或在陆上,无论是在茶馆或在寺庙里,凡是有人聚集的地方,他们都听到神救赎之爱......主的仆人生命中的真正动力,显然来自他心内所充满神的爱;并且他对中国人有一份真正的爱,能够欣赏中国人性格中的一些美德,使他们和其它外邦人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约尼牧师给自己在英国的好友写的最后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