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独裁者报告> 第三百九十二章 议和,争权夺利

第三百九十二章 议和,争权夺利(6 / 7)

反贼。”

“不错,真忠臣也!”这句就连慈安太后也赞叹不已,开口说到:“我们商量过了,准备把京城的全部兵马交给你来掌握......”

“臣康雪烛,谢大后大恩!”

康雪烛跪倒在了地上,大声说道。为了这一刻,自己已经实在等待了太久太久......

......

果然,和康雪烛却意料的一样,朱谕下发后的第二天,被命为轮流领班召见的惇亲王奕誴上疏,表示不同意慈禧的做法。他的奏疏态度明朗,大意是说,自古明君用人,进一人一秉至公,退一人亦必有证据,如今罢免恭亲王就没有证据。恭王自议政以来,没有明显的错误,不过在召对时,语言词气有点生硬,这一点多数人也没见到。而被参的那些罪名,一条证据也拿不出来。这样就要罢免议政王,未免也太浅显了。因此,请求皇太后允准,究竟议证王奕是否该罢,还是让王公、大臣们都公开议论,看看大家的意见,再下旨也不迟。

这个惇亲王奕誴,行事鲁莽,为慈禧和奕共识。因此,朝中大事平日不让他参与;奕誴自己水平不够,也乐得逍遥自在。这回,太后让他出来作四个领班召见之一,他看了朱谕,就感到不合理。如今,四哥咸丰帝一死,他便是道光帝几位皇子的老大了。他认为四嫂子这么对待六弟弟,是故意挑剔。所以,他不问后果,直言上疏反对四嫂的做法。

但是太后随即下谕:“恭王狂肆已甚,必不可复用”。

在朝会之上,协办大学士康雪烛首先拿出自己拟好的疏稿给大家看,提出奕誴等人的奏折没有讨论的必要。他的意思很明朗,让大家支持太后,罢黜议政王。康雪烛已经深悉慈禧的本意,倒向太后一边。这样,他就深深得罪了恭亲王和醇亲王。

但是康雪烛却并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随后,慈禧太后以以同治帝名义明发上谕:“日前将恭亲王过失,严旨宣示.......兹览王公、大学士所奏,佥以恭亲王咎虽自取,尚可录用.......”

这样,奕的议政王和首席军机大臣衔被剥夺,从而被排斥于清廷最高领导层之外,不得闻枢密。

上谕发布之后,慈禧不打算立即召见奕。奕几次要求,她不予理睬,表示冷淡。直到十多天后,她才同慈安一同接见。

奕知道了慈禧的厉害。召见时诚惶诚恐,深自愧悔,伏地痛哭。

慈安太后心软,正想让这个为自己立过许多功劳的奴才起身,但却被慈禧太后以目制止,慈禧太后冷淡地说道:

“恭亲王,我们本是自家人,何必弄到如此,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在那喋喋不休说了一会,见到恭亲王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