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脸上听的青一阵紫一阵,李秀成却还是那样的淡然从容:
“我记得,当初我初投大帅的时候,大帅也和我说过太平天国必败的原因,大帅的那些话我直到现在还记得!”
李秀成很清楚的记得张震对他说的那些话:
“秀成,太平天国我以为必败,太平天国其实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处在了一个不利的位置上,其一,抨击孔圣人,从而得罪了读书人。之所以抨击孔圣人,是因为当时的科考内容是以孔孟之书为根,但洪秀全屡试不第,于是把怨恨泼在了孔子身上。由此即可以看出洪秀全的局限性,心中难以容物,其后对人多猜忌实出必然。洪秀全此举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因此,洪秀全身边除了一帮穷哥们儿,却没有如刘伯温、诸葛亮这等高人相佐,其失败也是必然。
其二、杀富济贫,得罪了地主士绅阶级,太平天国有很长的一段时期不是在和满清军队作战,而是在和地主士绅自发自主起来的军队在那作战。
太平天国成也人和,失也人和,成的人和是农民的和,失的人和是领导层内部及与知识分子及地主阶级的和。
大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农民起义,所以我就有心去关注。朱元璋的起义性质与太平天国并无本质的区别,然而,为什么朱元璋成功了?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提出的口号是‘北赶大元’,他的主张并没有触及到士绅的利益,同时得到了以刘伯温为首的读书人的支持。我之前一直在想,难道单凭农民的力量就不能成事吗?朱元璋不就是农民吗?但后来我却明白了。朱元璋前期的成事,非常大的一个原因是刘伯温的支持,可以说,是刘伯温把朱元璋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然而,和太平天国一样,明朝一建立,就开始内讧,以韩马两党为首,大杀功臣,太古庙骂走刘伯温,白马汗害死元帅徐达,金瓜击顶四老将,炮轰庆功楼。迫使其子朱棣带兵清君侧,使朱元璋带着遗憾而死。正是因为反对他的是他儿子,所以,不管怎样,他还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如果反对他的是另一个人,他的下场与洪秀全相去并不太远。
太平天国几个主要的领导人物。首先一个就是洪秀全。洪秀全出生农民,读书屡考不第,后赌气创立拜上帝会。他创立拜上帝会,提出有‘饭同食,有衣同穿,人人平等,人人皆兄弟姐妹’的口号,然而,他做到了吗?天京定都之后,大兴土木修建王宫,后宫姘妃无数却明令禁止他人结婚,宫内生活糜烂,宫外白骨累累。所提出的口号真是一派胡言。
自己考试不第,却以反对孔子泄私忿,及至后来对他人的猜忌,都足以看出其心胸之狭窄。待到天京定都,就不思进取,视天下的兄弟姐妹不管不顾,只自己一个逍遥起来。足见其眼光之短浅。起义之时,有赖东王杨秀清,授以大权,天京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