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路之上我相信听取了许多关于您的事情,并且在到达北京之后,我也已经和俄国公使见过了面,您对此次事件,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态度,在任何问题之上丝毫也不肯让步,这点我非常欣赏。
俄罗斯刚刚失去了克里米亚战争,并且他们的沙皇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而这场变革,却没有得到俄罗斯上层阶级的支持,但是,亚历山大却在不顾一切的推行着自己的变革。
现在对中国将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趁着俄罗斯最混乱的时候,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与俄罗斯之间打交道将会变得非常不利。
俄罗斯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然而他们的制度却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假如被亚历山大完成自己的变革,那么这个国家将变得非常可怕!”
张震微微点头,忽然醒悟过来,这位俾斯麦哪里是来调停的,简直就是在那鼓动自己发动一次对俄罗斯的战争!
自己是想着收回失地,但却不是和俄罗斯大打出手,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自己甚至可以暂时放缓收复失地的脚步。
这位公使倒好,在这赤裸裸的想要挑起战争.......不过这倒也是,这完全符合俾斯麦的性格。
俾斯麦于1815年4月1日出生于普鲁士勃兰登堡阿尔特马克雪恩豪森庄园一家大容克贵族世家。幼时受过良好教育,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毕业后服兵役。俾斯麦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完全可以不择手段,是个标准的现实主义者。
俾斯麦这么说可不是为了中国考虑,这是想通过自己再次削弱俄罗斯的力量,自己虽然非常欣赏这个人,不过可不会想到去和俄罗斯发动一场前面战争!
张震感谢了俾斯麦的“好意”,却话锋一转和他谈论起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公使先生,能够介绍一下您自己吗?”
“我吗?可以!”俾斯麦显得并不在意,嗓子很大地说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柏林小学读书。由于我的同学大多生长在资产阶级的家庭,因此大多排挤我这样一个容克之子,令我的童年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与压力。 .
在我12岁的时侯,我进入了中学,但仍然受到同学排挤。在那我学会了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未满17岁时,我入读了哥廷根大学。然而,我并不满意大学的生活。我经常腰间佩剑,牵着一只大狼狗,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
毕业后我成为了律师,但我并不甘于此,于是投考政府的官职,当上了一个小书记员。 在此时他结识了一位贵族女子,并结下婚约,可是我没钱,想以赌博赚钱却反而输掉所有金钱,并欠下很多债务。因此这次婚约取消了。其后他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