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独裁者报告> 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律以及道德

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律以及道德(3 / 6)

。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要让那些犯事者有机会为自己辩护,健全的法制,对于国家非常重要,不过还有一点,法制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全部,我以为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才是治理好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

看一下那些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相对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发展,是基于一个共同道德底线基础的,那就是基督教道德的教化。基督教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持续了一千多年,产生了深厚的道德文化根基。《圣经》崇尚‘爱’,‘伦理十诫’成为西方社会普遍的道德准则。对‘诚实’‘正直’‘爱’的信念和崇尚却始终不减,因而他们工作敬业、并且讲究诚信,基督教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已深入西方社会。

咱们国家也并不缺乏道德教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中国道德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可是这些东西,在经过了满清统治之后,正在悄悄消失,我们之前的那些朝代,只选取对统治有利的东西,而刻意去忽视了一些人的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

一个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失去了道德,是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仅仅靠法制建,也无法彻底解决社会问题。我们用法治解决了当前的社会问题,却无法预见以后发生的更新更复杂的问题。

说到底,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它只能限制过去却无法制约未来。可道德不同,道德是一种前置约束。道德在调节利益的冲突过程中,引导人们对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可,促使其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纳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轨道。也就是说,在行动之前,行为要事先经过道德过滤,符合内心道德的行为才会被人施行。

换句话说,法治追求的是规范限制人的行为,而道德侧重于提高人的自律,启迪人的内心。况且,法治是道德的底线,经过道德的事先筛选的行为必然要优于用法治进行事后约束的行为。”

那些大臣在那安静的听着,皇帝陛下今天似乎有些奇怪,刘玄的案子,好像让陛下想到了许多许多其它方面的问题......

......

“李大人,李大人。”夏侯清笑容满面的迎了出来,一直把李鸿章接到了自己的军营之中:“李大人今天那么有空,居然来到河南视察我的部队。”

李鸿章微微笑了笑,摆了下手:“夏侯将军见笑,李鸿章不过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有什么资格来视察你们这些大将带的军队?不过是受陛下委托,来求证一些事情罢了。”

夏侯清想也未想,脱口而道:“李大人要问的,莫非是那起案子?”

见李鸿章点了点头,夏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