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有的甚至透露突袭的日期,10月8日,在此以前要进行七天的炮击。但没有一个人提起坑道方案,在被询问时也全都否认这类冒险行动。怀疑的德军派出突击队,取来了从坑道中挖出来的粘土,这些标本毫无疑问地证实了英军挖掘的深度。然而并未尝试从梅西纳山脊撤出,因为德军相信英军埋藏得这样深的炸药不过能引起震颤而已。
10月7日夜,普卢默赞许地评价这个工作,并说:“先生们,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将在明天造成历史,但我们肯定将改变地理。”
发动进攻的时刻是凌晨3时。半小时前,所有英国大炮都停火,同时部队的枪上了刺刀,在堑壕里待命。3时差几分,德国的绿色和黄色信号弹照亮了夜空,给炮火发出信号。对英国防线进行一阵简短的炮击后,前线又沉寂了。
到了发起进攻时刻,电池外壳的插棒式铁心被塞了进去,同时引爆了所有十九条坑道的炸药。当泥土冲向高空时,震波穿过海峡,甚至伦敦唐宁街十号的首相都感觉到。德国防线上炸成的弹坑,直径达三百英尺,近一百英尺深上。
当黎明时天空中最初出现的光线照亮烟尘形成的柱子时,九个师,包括一个澳大利亚新西兰师,上了出鞘的刺刀冲锋!
最初的前进没有遇到抵抗,但前线后面的抵抗愈来愈强。到了一整天战斗结束,俘获了七千三百名俘虏,但几天后,普卢默军队的死伤达到二万五千人,未有寸进。
黑格想在10月底前完成这个军事行动。他的计划包括攻占山脊,然后向海峡口岸前进。普卢默将军已经执行了这个战役的第一阶段,但他对付加强的抵抗缺乏进展,促使黑格提出由休伯特.高夫将军及其第五集团军分享和普卢默同等的指挥权,但实际上由高夫将军指挥这次突击。
不但高夫及其参谋人员不熟悉伊普雷周围的地形,而且第五集团军是一支组织松弛的部队,它的几个师里都有新兵。在接着而来的部队重新组合中,由于普卢默的第二集团军调往右面而左面阵地由第五集团军防守,高夫的大量补给不是到达太迟,就是卸在很不合适的待运地区。
在高夫对面的,是中国将军李国南指挥的中国第九军团,和德国将军西克斯特.冯.阿尼姆将军及其能干的参谋长弗里茨.冯.洛斯贝格上校指挥的德国第四集团军。
英军并不知道,同盟国军队正在应用中国人首创的弹性防御新战略。在这种计划下,容许敌人稍有前进,但只有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之后。
中德军队的防御包括六条堑壕线,由上面盖着混凝土和排列成菱形的机枪弧形窗加以支持。因为习用的堑壕体系实质上已经放弃,代之以一系列钢筋混凝土碉堡,每个碉堡甚至能经受一颗八英寸炮弹,虽则在直接命中时常常使里面的人受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