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间,也没有民窑的特殊标记,说不定是哪个窑工闲来无事所做,值不了四千块!”
沈飞笑了笑,不以为意,“老人家,你这回可是走了宝,这笔筒的价值远不止四千块。”
不止四千?
老者诧异,难道他真看走眼了?
瞧见沈飞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老者虚心请教,“莫不是这笔筒还有什么来历?”
沈飞取出笔筒,翻过底座让老者去看。
底座上的隶书红印,老者端详时自是有看到,奈何字印太小,他认不出来是什么字。
见沈飞这一举动,老者如何不明白沈飞是看出来这两字来历。
“小兄弟,你认得这两字?”
不自觉,老者对沈飞的称呼都变了。
“认得,蜗寄。”
“蜗寄?这不是某个民窑的别号?”
老者嘴上重复念叨,陷入思索中。
好一会,老者想到了什么,脸上登时露出醒悟之色,“蜗寄!这莫不是……蜗寄老人的笔筒!”
“没错,正是蜗寄老人。”
古董一类,沈飞曾经因为任务,有过研究,也是因此,他才认得这笔筒。
沈飞笑着继续道:“这笔筒的确产自同治年间……但蜗寄二字,却非民窑名号,而是其主人称号。”
唐英,字隽公,号蜗寄老人。清代陶瓷艺术家。
他曾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
“原来如此!唐英可是为陶瓷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古玩界,只要是他名下出产的瓷器,无一不是价值连城。何况是他自用的笔筒,莫不说几千,就是几十万,几百万,也有无数人争相购买!”
老者这下算是明白,沈飞哪里是吃亏,分明是淘到宝贝了。
羡慕沈飞之余,老者却更诧异沈飞的眼力与见识。
古玩一物,他接触了二十余年……却是输给了模样看着不到三十的沈飞,如何让他不觉得诧异?
“不知小兄弟如何称呼?”
“老先生不用客气,叫我沈飞就行了。”
对方态度很好,让沈飞颇有好感。
听到沈飞名字,老者面上诧异更甚,“你就是沈飞!?”
“老先生认得我?”
这下,换沈飞意外了。
老者笑了笑,从怀里取出一串佛珠。不是他物,正是族会上许昕给许老爷子准备的那串佛珠!
佛珠怎么会在老者身上?
“哈哈,事情是这样的。”
老者娓娓道来。
原来,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沈飞被赶出族会后,过来炫宝的韩老。
“这串佛珠,由紫檀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