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反正国君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个他倒是不在意,至于那个叫笼屉的东西,柴象倒是很感兴趣,这烹饪的方式,看样子与用铜鼎蒸煮有点相像,他把自己做的馒头放在笼屉的中层,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叫笼屉的东西,想着用这种烹饪方式能做些什么新式的菜肴,然后才向周寒回话:“小臣岂敢与王上相比,王上大智,这烹饪的方式还是王上教予仆的,仆还要向王上请教许多呢。”在周寒的面前,柴象也是会拍马屁的,而且那表情非常认真。
柴象一本正经的拍周寒的马屁,那认真的模样,惹得周寒哈哈大笑。
半个时辰后,估摸着差不多可以了,周寒让士兵们抬起笼屉出来,小心的放在厨桌上,那里原本是用来处理菜的地方,又让士兵们小心的打开笼屉。
原本蒸馒头只需要大火二十分钟就可以了,不过周寒考虑到这个时代在炉灶上蒸,火力不够,因此,为了保险,多蒸了半个小时。
当士兵们小心的揭开最上层的笼屉时,一道白色浓密的水汽,立刻喷薄而出,呼了士兵们一脸,让他们差点拿不稳那笼屉盖。
当水汽逐渐散去时,众人才看清那笼屉里的东西,只见里面那被周寒称为馒头的面团,体积不仅比放进笼屉里时要大了一圈,而且颜色要更加黄,还有着一股粟米的香味飘散出来。
看着那馒头,柴象的眼睛亮了,他向周寒告罪一声,上前拿起一个馒头,轻轻的拿捏着。
这叫做馒头一样的东西,不仅比饼子更加柔软,也更加清香,柴象把馒头放进嘴里,没怎么使劲,就咬下了一大块,只是还没等他品尝,馒头里的热气就烫得他直叫唤,这景象,再次惹得周寒哈哈大笑。
柴象的一名学徒看到师傅被烫得大叫,连忙拿来水,递给师傅,想让他喝一口冷却一下,不想,柴象一把推开学徒拿着盛水的壶的手,坚持用自己的舌头来品尝馒头的滋味。
好一会,嘴里的痛楚才小了些,柴象顾不上嘴里的痛,看着手里的半个馒头思考着。
周寒看着柴象思考的样子,就问他:“柴象,你觉得这馒头怎么样?”
柴象回答:“回王上,这馒头比饼子要柔软,比饼子少了点油香,却多了点粟米香味。”因为舌头被烫得还有些痛,所以他说话还有些大舌头。
周寒又问:“那你看可以推广出去吗?能如同饼子一样作为主食吗?”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柴象却没有如同他想的一般给予肯定的回答:“可是王上,这馒头没有油盐,吃不饱啊,而且光有那粟米香味,香味太过平淡,与众多食物香味相比,恐怕除了作为零食外,无法作为主食。”
柴象说的问题很实际,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要每日劳作,以努力赚够一家人的口粮,如果用没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