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每天只能压缩1.2%的白色光粒,得80多天才能全部压缩完成。
但是在此之前,张南得顶着一个超级大肚腩,甚至全身都要‘浮肿’一圈,看起来像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
颜值惨烈下降成这个样子,张南怎么可能接受的了。
把大部分的约2000万枚的白色光粒,存放在别墅四楼的一间‘存储室’内,几乎填满整个房间,再用精神力进行远程控制,不允许它们自动回归体内,除非主动召唤。
除此之外,
在抽时间试飞3号原型机的过程中,或许是灵机一动,也可能是心血来潮,张南居然将上百万枚的白色光粒,附着在飞机的每个零件与构件上,连机身机翼表面,都密密麻麻遍布了超过10万枚的白色光粒。
让整架飞机都变成了一架白色的在发着光飞机,十分晃眼。
话说张南这是在干什么?
飞机只是一架死物,他附着那么多的白色光粒上去干什么?又没办法弄到什么光能、生命能抽成。
张南在做实验。
没错,飞机确实是死物,但白色光粒,却是一种十分神奇的‘感应器’,只要融入植物体内,张南就能清晰敏锐的感知到某植物的生长状态——只要他全力进行感知。
如果把白色光粒附着于一个飞机零件中呢?
该零件的工作状态、受力情况、金属疲劳情况,是不是也能感知的到?
张南立刻尝试了一下。
百万枚的白色光粒,化作百万个的微型‘感应器’,遍布3号原型机全身,然后开始进行试飞。
飞行在天空中。
全力释放精神感知。
然后——
张南所看到的东西,全部变的都不一样了。
他似乎与飞机融为了一体,像了解自己的身体般,了解飞机各个部位的情况。
流过机翼表面的风速、压强、温度。
活塞式柴油发动机内每个气缸的工作情况。
机体框架所承受的压力。
某个区域的金属在加速疲劳。
某部分结构又过于坚固,导致超重。
一切的一切,就像是自己身体的每个细胞,张南全部感知的清清楚楚,比超级计算机模拟的情况还要精准。
只飞了一小会的功夫。
对于飞机那些地方应该改进,那些地方应该加强或削减——张南至少找到了上百个需要调整的小地方。
回到地面后。
张南拿出了工具箱,立刻投入到改进工作中。
要知道他现在力气巨大,两吨多重的飞机,他直接就能扛起来,许多螺丝他不用借助工具,用手就能拧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