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巧妙的引导到了一个临界点,然后轰然爆炸!
由此,古文学派实现了对今文学派这一波政治攻势的舆论逆转,完成了逆风翻盘,并且古文学派的形象还因此有了一波大幅度的提升。
杨赐是完全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割点肉下来,还没等形成舆论上对古文学派的冲击,不过三五日光景,舆论热潮居然反过来继续抨击今文学派了。
舆论不仅对古文学派提出了高度赞扬,并且希望古文学派进一步加速攻击今文学派,还对今文学派提出了新的批评。
大意就是今文学派太小气了,既然想要让利,那就结结实实多让一点,搞出那么大的声势,结果被招揽的人不过二十,这也叫让利?
真拿我们当要饭的野狗了?
看不起谁呢?
听到外界对此的评价,杨赐给气的脸都绿了。
你们知道我协调这二十个名额出来有多难吗?!
你们知道我顶着巨大的压力分润这二十个名额出来拉拢伱们到底下了多么大的决心吗?!
你们居然敢说我小气?!
我本来可以一点都不给你们!现在给了还挑三拣四!哪里来的乞丐啊!
杨赐被气的一口气没上来,直接背过气去,家里人吓得赶快请来最好的大夫才把杨赐给救过来,尽管如此,杨赐还是气的不轻,连连怒骂外面的人贪心不足,不识好歹之类的。
本想四两拨千斤,结果一波流被千斤给压死了。
杨赐也是急了。
眼看着这一波攻势没作用,不仅没起到撬动古文学派基本盘的效果,反而还把杨氏的名声又给搭进去一部分,里里外外也不知道多少人在看自己的笑话,心中愤懑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只是个人的受辱,杨赐并不觉得很重要,反正弘农杨氏门生故吏够多,大家一起洗,总能洗白白重新上岸。
现在问题在于开放策略遭到了搅局,被重创了,几乎不可能持续下去了。
这一波拿出来的资源几乎等于白送了,没起到撬动局势的效果。
如此一来,今文学派内部想要做出改变的开明派的势力也不可能由此发展壮大,少数持有相关想法的人估计也会被重创,只能继续保守派腐朽的惯例了。
苍天啊,杨赐准备实施计划的时候,何曾想过会有今天的结局?
这不对劲,这很不对劲,为什么雒阳城内的舆论风向会在短时间内发生那么大的转变?
到底是谁在其中搅动风云?
是谁在其中坏自己的好事?
是谁在散播那样的谣言?
根据有限的情报,好像整个雒阳城每一个士子都是凶手。
谁是元凶?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