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哩,我去看看总行了吧。”谢蕴昭头痛地停下来,揉了揉太阳穴,“沈越,你真的叫沈越,不叫沈唐僧,或者沈玄奘?”
少年一脸无辜:“我尚未及冠,无字。王十一郎……”
眼瞧他又要开始碎碎念,谢蕴昭脚底抹油,说溜就溜。
“我走哩我走哩!”
留下沈氏少年一脸欣慰,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和被夏日照得清晰的尘埃,已经开始幻想若干年后,史册将书写传记,其中就会记载佳话,写大修士沈越少年时期的趣事,其中就包括促成两名友人重归于好,铸就一段天下传唱、堪比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友情佳话……
这且不提。
谢蕴昭拐了个弯,将波光粼粼的镜湖抛在身后。晴雪苑里湖水虽静,却是活水,据说地下一直会通到城外流过的沉璧江。
和沈越说的不同,王离的院门口没有人。半圆形的石洞中嵌了两面暗红的木门,幽绿的常青藤从墙头垂挂下来,带了几分幽静和野趣。
谢蕴昭回了自己的院子,本想直接进屋。
青瓦白墙的另一边,却传来淙淙的琴音。仔细听来,正是《高山流水》。
谢蕴昭站了一会儿。
终究又拐了个弯,爬上了墙。
青瓦被夏日烈阳晒得发烫。她坐在墙头,并不急着下去,就那么坐着。
灼热的空气四下集结,高大的梨树枝繁叶茂。当风从树荫中吹来时,才会带来些许凉爽。
树荫下的棋盘摆着她看不懂的棋局,上头落了几片树叶。若这是荒郊野外,说不得就是烂柯人的一段如梦仙缘。
白绸蒙眼的青年坐在长廊下,身姿端正,面前放了一张乌黑的琴。七根银弦在他指下振动,发出潺湲如水的低吟;空气里多了流水,也就更多了一丝清凉静谧的意境。
她坐在墙头看,他顾自弹着琴。
谁都没有说话,除了几声飞鸟的鸣叫。
谢蕴昭眯着眼,想起辰极岛上的陈楚楚,那货弹个鸥鹭忘机都磕磕绊绊,如果让她弹《高山流水》,说不定她会被忍无可忍的师兄师姐扔出去……说不得也不会,毕竟那个戒律堂的院使还挺护着她的。
一曲终了,余音未散。
谢蕴昭懒洋洋地鼓了几下掌。
“弹得好,弹得妙,除了听不懂,什么都挺好。”
王离偏过头,准确无误地“看”向她。
“好听吗?”他淡淡问。
谢蕴昭提起一口气,终究还是说不出违心的话,她悻悻道:“怪好听的哩。”
“好听便足矣。”
谢蕴昭没说话,也没动,两只手撑着青瓦,打了个呵欠。
苍梧书院里开始有蝉鸣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