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2 / 6)

沈煦伸出一根手指,又比了个八的手势。

刘大花深吸了一口气:“一百八?”

她瞥了眼周明友:“这也是买的?你们还一人买一台呢?”

周明友:“大花婶,我爸经常要往公社和县里去办事,村里的牛车城里好多地方没地栓,有辆自行车方便些。本来早要买的,这不是没票吗?我大哥之前寄过来的工业票全省下来买缝纫机了。

我爸说有缝纫机,我妈和我媳妇做衣服快一些,还能接点城里的活。自行车就是个图他一个人方便省力的,就排后头了。这不,现在终于又攒了些,今儿就买了。”

周大海家大儿子在部队有津贴,钱和票都不少,他们家条件好,买得起。刘大花啧啧两声,“那要买到手也不容易。供销社每回就进那么几辆,刚放出来就没了,得抢!”

周明友笑着指了指三哥,“大花婶,这回容易,不信你问三哥!”

看来这里头还有门道呢!大伙儿都好奇起来。

沈煦也不卖关子,直接说:“我们运输队走南闯北,供销社进的货好些都是靠我们运的。前阵子我们队三辆车跑了一趟海城,供销社定了不少东西。我得到信就和同事说好,让他给带两辆回来。”

刘大花哎呦一声,“怪不得呢!我记得供销社凤凰牌的得一百九!你们这便宜十块钱!”

“不只,还便宜了几张票。直接从自行车厂拿的货,我们这条路线跑得多,经常给人提货,跟车厂的人都熟了。借供销社的单子,多要一两辆不是难事。

本来是不要票的。这不是让人家帮忙费人情费工夫,本来钱上头就少了,再不给票,我们也不好意思。就象征性给了点。两辆自行车,才花一辆的票。要不然大花婶觉得我哪来这么多票,我那份还是借的大伯的。”

别人听得羡慕,可也只是羡慕。毕竟就是不要票,一百八十块钱,他们也买不起。刘家咬咬牙倒是可以。刘大花双眼放光,“三子,你这运输队还有这样的好事?那改明儿能不能麻烦你给婶也弄一台?你金水叔跟大队长一样,也是时常要往公社县里跑的。”

“成!婶,这算什么事!哪谈得上麻烦不麻烦。就是我们这回要了两台,不好再弄。毕竟咱们运输队还有这么多人呢。再说也不是次次都能拿到。你要是不急的话,可以等等。最多再过一两个月我就能跑大长途了。等轮到我跑海城,我亲自去车厂给你选,你看咋样?”

“有你亲自选,那当然好!成,我等!”刘大花眼珠转悠了一圈,瞄向屋内探头的向桂莲,“三子就是出息!都说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三大件。这自行车也不必缝纫机差。”

“是不差!不过……”人群里有人嬉笑,“刘大花,三子也是周家人,怎么你说得好像他是你儿子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