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已经大了,能自己讨吃的,加之还有父亲田大勇时刻关照着,他的待遇是家里头独一份。蒋兰即便是外人,可有亲生母亲在,也没饿着冷着。受委屈的也就只能是夹在中间的田松玉。
因她是女娃,田大勇并不看重。李氏又不是亲娘,更不会特别关注。她就成了被忽视的存在。时常干完活错过饭点,吃的就没了。没人记得给她留。后来她学聪明了点,就算手里有活,到了饭点,也会搁置。不管如何,就算天塌了,吃了饭再说。如此,总算混了个饱腹。
好在除忽视之外,没再受别的苛待。别家的后妈,或是往死里压榨前头的继子继女给自己儿女谋好处;或是怕被人说嘴,宁可亏待亲生的,也要善待继子女。李氏都不是。
对于蒋兰,她亲力亲为,尽心尽力。对于田松仁和田松玉,直接无视,懒得搭理。仿佛这两孩子跟她没关系。她没想着压榨,也不会为其考虑。
也是如此,当初原身求娶田松玉,向桂莲不肯给彩礼。田家也没说什么。田大勇不管这种事。李氏觉得无所谓,左右她不贪继女的彩礼,也不会给嫁妆。
彼时,田松玉受够了田家这样怪异的氛围,于她而言,这哪里像个家?因此她想也没想,答应了。她点了头,李氏也没意见。原身的这门亲事,就这样成了。
一家五口来到田家。蒋兰和她的夫婿已经到了,他们住在隔壁镇,倒是比他们这个邻村的还早。李氏和田松仁媳妇在灶房忙碌。田大勇陪着便宜女婿说话。蒋兰坐在一边啃瓜子。
可能是被忽视惯了,田大勇似乎没想起来自己还有个闺女和女婿,见到沈煦一家,还愣了会儿,才招呼入座。
男人们凑一块喝酒聊天,女人们哄娃。蒋兰时不时瞄向沈煦带过来的年礼,又偷偷去看田松玉。奈何田松玉压根不瞧她。蒋兰有心上前搭话,见她这态度,又拉不下脸。
她嫁得不错,男人是镇上的临时工,公公还是队上的会计。别看田松玉嫁的周家似乎比她强,其实日子过得跟她压根没法比。以往初二回来,都是她拿着年礼跟田松玉炫耀的。今年倒了个儿,蒋兰心里很不舒服。
她没法压下自己的傲气去跟田松玉低头,却又无法忽视田松玉和孩子的转变。吼吼,瞧瞧,这一家子,从男人到女人,再到孩子,全都穿着新衣服!崭新的!还是时下流行的呢子衣料!老贵呢!
蒋兰私下扯着衣角,越看越扎眼!
那头,沈煦也看出来了,蒋兰虽是继女,和田家没血缘关系,但因为她嘴甜会做人,又有李氏这个亲娘谋划,在田家的归属感比田松玉强了不只一星半点。相比之下,田松玉仿佛是多余的。
本是存在多带点年礼,能让田家重视田松玉几分,显然,效果并不好。
如此,沈煦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