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可是他也明白楚锦瑶是不一样的,她是太子妃,压力不可同日而语。秦沂握住楚锦瑶的手,说:“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嗯。”楚锦瑶点头,一提起这个话题就有些沉重,楚锦瑶不想破坏氛围,赶紧说道,“殿下,我这次是不是立了大功?”
“当然。”秦沂也笑道,“太子妃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你一个人,远比东宫一杆子幕僚都管用。”
在妻子面前,秦沂毫不犹豫卖了自己的一班下属,随便还要踩上一脚。楚锦瑶听了略羞涩,道:“我哪里能和东宫的智囊比。对了,还有我的簪子,你要一并赔我!”
秦沂被逗得直笑:“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一会我让他们另外给你打一套全新的。”
出了汪明赐这件事后,小齐后被收拾地老老实实,后宫的人察觉风头不对,也都安静的和鹌鹑一样。然而事情远远没完,秦沂在法事结束的第二天恢复上朝,之前义愤填膺弹劾秦沂的人,现在看了秦沂都不敢说话。
秦沂是何等记仇的人,现在恢复清白,重回朝堂,能让这些人得了好才怪。早朝上气氛诡异,而秦沂气定神闲地站在最前端,等早朝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秦沂上前一步,说道:“儿臣有事启奏。”
小齐后的事不了了之,秦沂什么也没说,就放这件事过去了。皇帝松了口气之余,心里也有些愧疚。他即便不通国事,但至少不瞎,这次的事情,明显是小齐后对不住秦沂。然而,小齐后是他的妻子,还比皇帝小了十多岁,皇帝不舍得,也不可能对小齐后怎么样。
因着如此,皇帝面对秦沂便有些亏欠,如今秦沂在早朝有话要说,皇帝便允了。
“前几日儿臣未能上朝,辗转从詹士那里听说,有肱骨之臣提出多留一个皇子在京城。”
秦沂此话一出,文武百官明显躁动了起来,站在最前面的内阁阁老们还沉得住气,可是后面年轻的臣子,难免就交头接耳,和身边的同僚交换惊讶。这件事显然是埋在东宫脚下的炸弹,如今秦沂洗清嫌疑,被皇帝亲自起复归朝,前些日子意气上头的臣子现下也都冷静下来,俱识趣地不再提这件事。可是任谁都想不到,朝臣主动避开,而秦沂却自己主动提了起来。
皇帝明显也惊讶了。秦沂眉眼不动,没有理会身后的浮动,语气沉着的几乎让人不敢相信他在说什么:“儿臣觉得此提议甚好。如今宫中只有两位亲王,待二弟三弟就藩后,若京中发生什么变故,山长水远,恐怕一时来不及唤两位贤弟回来。所以,多留一位亲王在京,以保江山传承稳固,儿臣觉得甚好。”
最前面的阁老现在也都掀开眼皮,飞快地揣测着秦沂的意图。秦沂继续说道:“依儿臣看,二弟肃王恭谦有礼,礼贤下士,留他下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