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2 / 4)

下人,也是王氏田氏外戚中人。

现下的汉室将军,李广程不识远在边疆,也并不是刘彻绝对信任之人。

不是绝对信任之人,如何敢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他们?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最重要的东西,一不是天下百姓,二不是百姓福祉,而是如何维护自己的皇位,如何让自己的皇位千秋万代。

如何选择皇后,是自古以来,每一个帝王的两难。

选择一个出身高,家世好的皇后,自然是教养学识出众,还有重臣支持。等到嫡子出世,有力的外家,也是嫡子的助力。

就算是最糟糕的状况,天子不幸早亡,嫡子也能在母家跟皇后的助力下,比较顺利地登上皇位。

但同样的,出身高家世好的皇后,就代表着极为可怕的外戚干政之危。

皇帝在世的时候,皇后在母家的支持下,就可能左右皇帝前朝后宫的决定,但凡皇帝有一丝一毫把持不住朝政,就可能被后族外戚趁虚而入。

等到皇帝不在,如果没有安排好继任者的后路,后族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干政,扶持新君。

史上因此摄政的皇后太后难道还少吗?

远的不说,刘彻的祖母窦氏太皇太后,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如果不是太皇太后岁数大了,在刘彻登基后不久就去了,后族跟帝党之争,远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了结。

相对的,如若君王立的是一个出身普通甚至低贱的皇后,外戚之祸就不会那么严峻。

可是一个出身低贱的皇后,就代表着皇后没有足够的家世跟势力支撑,未必能彻底掌控后宫,更意味着嫡子母家势弱,就容易引发继承人之争。

君王是不可能只有一个女子的,妻妾成群不一定,势必会有很多个妾室,就会有很多个庶子。

嫡子势弱,就会给其他庶子希望。

事实上,即便是嫡子势大,庶子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只要在皇家,哪个皇子但凡不是个傻子残废,就会想着去争一争皇位。

这样弱势的后族跟嫡子,君王若是要立嫡子为太子,就势必要给后族铺路,大肆重用后族。

可是获得权势的后族毕竟不是太子本人,在权势的诱惑下,亲生父子母子都会反目,何况只是太子的母族。

太子如果成器还好,太子如果才干不足,眼界有限,就会助涨后族的野心,让后族生出挟持太子的欲-望。

最为不利的状况,就是太子羸弱年幼,君王就离开了人世,顾命大臣跟后族一同扶持太子。

顾命大臣这个位置太微妙了。

君王选择顾命大臣,一定要是绝对信任,有能力而又极有威望的臣子。

没有能力,你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