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3 / 4)

须将泾渭学宫彻底铲除,就等于向天下人说,他要绝了百家的道统,单单只留下儒家。

可是儒家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诸多儒家书籍全国只有耄耋老人才知晓一二,还剩下多少人?

黄老学说本来就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显学,法家更是自商君在秦国变法之后,在各国大行其道,如今的汉律就有诸多效仿秦律的地方。汉承秦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汉室的每一个规制,乃至于刘彻用于举行婚礼的承明殿主殿就是秦朝,秦国当年的主殿,连名字都不曾变过。

在泾渭学宫这一场论辩之后,其他诸子百家的传人决计不会坐视不管,任由儒家跟汉室合谋,蚕食他们传承百年的道统。

作为曾经搅弄风云,纵横天下的鬼谷子一脉,更不会束手待毙。

全天下的百姓也不尽是蠢的,尽管读书识字的人少得可怜,可是一旦告诉他们,当今天子要做一件跟当年焚书坑儒一般的事,他们也不会像一只羊一般任人宰割。

那些虎视眈眈的刘氏宗亲,也不会放过这个贬低斥责刘彻的机会。要知道,这些刘氏宗亲里面,不仅有刘彻的兄弟,还有刘彻的叔伯乃至祖父一辈的。刘氏的繁衍能力,向来算不得弱。

在刘彻正打算向匈奴用兵之时,他是决计不愿意同时在后院起火的。

刘氏一族积蓄了近百年的国力,在汉室身上近百年的羞辱,刘彻这辈子最视为奇耻大辱的和亲,汉室的心腹大患匈奴,他们终于有这个实力用兵了。

当年高祖发兵攻打匈奴,仅仅有战马不过五千匹,匈奴则有几十万匹。而骑兵对于步兵来说,根本就是屠戮跟宰杀。

如今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加之刘彻跟苏碧曦的大力经营,仅仅是战马,东南西北诸苑就有超过一百三十万匹,更别说他们的粮草跟铁器,乃至于骑兵,边境开垦的土地,各地修筑的驰道。

汉室已经有了这个实力,一雪前耻。

所以君儿才会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亲自来到泾渭学宫,解决此事。

在刘彻无法实施罢黜百家,又并未对自己的构想拥有充足的实力,也没有十分的信心之时,刘彻并不会对泾渭学宫如何。

经过黄河决口之事,他跟苏碧曦已经有过一次不欢而散,苏碧曦用长时间的分离,让两人能够冷静地思考当下跟未来。

泾渭学宫一事,远远不是什么大事。

在刘彻看来,唯有掌握在手上的兵权跟政权,才是汉室的命脉。不过是区区几个文人,如果能够再现稷下学宫的辉煌,刘彻也会高看他们一眼。

在确定泾渭学宫掌控在手上,鬼谷子所求的也不过是以谋略参与天下大势,并未站在刘氏宗室一边,刘彻便放下了此事。

天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