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韵事(1 / 7)

初夏朝阳起,万福茶楼已是攘攘熙熙。

大厅里说书的并着乐声咿咿呀呀,二楼包厢房门紧锁,只能从半透的纸糊门扇间看到,内里仿佛是有两个人,似在品茶。

房门内,陈书眉端坐如仪,一双细白的双手微微动作,姿态优雅地为两人添茶。袅袅茶香浮动着,氤氲了整间包厢。

“你家老头子终于肯放你出门,也是不容易。”

蒋菲菲没正形地岔腿而坐,靠在软枕上吹了一下茶汤表面浮沫,仰头一饮而尽。

“哎呀,茶不是你那么喝的!”

陈书眉颇为惋惜地看着茶杯,只换来蒋菲菲一句:”我乐意。“

她又咕哝了几句暴殄天物,才道:“李修都被拘禁了……案子到这份上,父亲也没有再关着我的理由。”

那日她们二人一起闯了谨郡王府后,平阳大长公主亲自出马,姿态强硬地封了郡王府,动作雷厉风行,在宫里怪罪下来之前抢先搜出了李修模仿人字迹的证据。

宫中震怒。

大理寺卿成了自己在审的凶案嫌疑人,这还了得?!

宫里先是下了旨意,让李修停职,然后派出了恭王查办审理——恭王是宗室内一位出名的老顽固,认死理,是谨郡王府和平阳公主双方都信得过的,也是调查此案最合适的人选。

案件走到这一步,仍有不少人坚信李修的人品,对他是凶犯一事存疑,而随着恭王审理步步进展,就连最先怀疑到李修的陈书眉也愈见不安。

原因很多。

其一,平阳公主在谨郡王府进行搜查时,并未找到王璠所中之毒,就连栽赃信件上那枚代表王璠身份的私印,也没有丝毫踪影。

倘若李修谨慎地清理了证据,为何偏偏留下誊写字迹落人口实?

李修本人对此的解释是,他身为大理寺卿,试图誊写事发当时几人的字迹做对比,看能否发现幕后之人的用笔特点。

哪怕是砌词狡辩,也……说得通。

其二,平阳大长公主封了谨郡王府,此后薛贵太妃日日入宫,捧着先康王灵位跪在御书房前啼哭大闹,朝野不得安宁。

而此事,是陈书眉引发的……

倘若李修罪行查实也就罢了,她只是个不重要的告发人,没人会记得她,可倘若再查不出确实证据,只怕薛贵太妃和平阳公主的怒火都要聚集到她一个人身上!

这就……趟平陈府也赔不起了。

除此之外,还有出现在谨郡王府的那封指控蒋菲菲的书信,害她担心了许多日,最后竟也不知所踪,不论是平阳公主还是恭王,都没搜出来。

这又是谁的手笔?

陈书眉叹了口气,突然听蒋菲菲粲然一笑,揶揄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