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后卫战。包括大散关、和尚原、陈仓山、五丈原、金牙关、斜谷关在内,所有的这些险要,在过去的七八年中,都让吴三桂恨得牙根只痒痒,下面的军将谁要能带兵夺下其中的一个,吴三桂都能保他一个伯爵子爵!可是在两日之内,全数被吴三桂所部攻占。
这可真是喜事儿成了堆!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好运还没完!连散关到南口的要地凤县也被轻易夺取,马岭关似乎也要到手......
这功劳也来得太容易了吧?照这个节奏打下去,收复四川也就是洪兴二十年的事儿了!
而吴家的功劳本来就大,一门三国公......都有点功高震主了!
“会不会有诈?”吴三桂还是留了个心眼儿,不完全是因为担心李定国设圈套阴他,而是觉得自己的功劳有点大了......他已经是国公了,再往上没有什么上升空间,现在最要紧的是保住晚节啊!
“能有什么诈?”吴应麟在一张地图上用红色的毛笔圈出了凤县和马岭山,“李定国最多在散关道两边的山上伏兵......但是散关道两侧山丘大多陡峭险峻,上下不便,根本伏不了大兵。现在尚可喜、孔廷训的一万多人已经到了凤县,占住了险要,没有个三五万人慢慢磨,流寇根本不可能拿下凤县。”
“尚可喜和孔廷训有多少军粮?”吴三桂还是不放心。
“够吃二十天的,如果把战马也宰了,足够维持一个月。”左右马上就有人回答。
“怎么那么多?”吴三桂一愣。
“他们沿途所获甚多,都是流寇丢弃的粮草辎重......这些粮草可都是来之不易的,被这样随便丢弃,流寇显然是兵败如山倒了!”
“还真有点兵败如山倒的意思啊!”吴三桂点点头,心想:看来流寇的气数已尽了!
吴应麟这时插话道:“大人,咱们也进散关道吧!现在正是穷追猛打的时候......功劳可不能都让尚可喜、孔廷训给拿走!”
“是啊!大帅,这乱世都快到头了,再不抓紧立功,咱们可就没机会了!”
“大帅,咱们的河西、安西都是苦寒贫瘠之地,以后就指着平川的功劳过日子了......”
吴三桂的藩帅当得亏了,他手下的兵将也不赚钱啊!吴家有朱皇帝兜底,是不怕亏的。可跟着吴三桂的八万军户都穷怕了,眼看着四川就要拿下了,当然得狠狠捞一把了!
而且他们能捞到的还不止是军功......四川本就是天府,流寇又大掠了天竺,金山银山的运了回来!
“大帅,即便流寇有诈,咱们也没什么好惧怕的......他们无非就是在山路两边设个伏,散关道两边的山路上又没办法架炮。咱们只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