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的呐喊欢呼声,像是波浪,交织在一起,似乎站在京都,就能听到四面八方的雀跃和喜悦。
这一刻,他们等待太久了,尤其是被安排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已经被生活磨去棱角和热血,只有麻木与任命。
这个消息让他们有种枯木逢春的感觉,日子有了盼头,一身所学终于能用于报效祖国了!
柯美虞则默默地跟应晏,从九月份开始,用了一个来月的时间将高考各科所涉及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模式给整理成册。
高考废除许多年,书店里配套的资料书籍稀缺,俩人抢在高考恢复消息在全国刊登之前,将册子送到各个省份的大印刷厂印制。
果然等消息一传开,书店里的书籍被疯狂抢购。
距离高考时间只有一个来月,青年们复习时间很短,但是需要学习记忆的东西不少,这思维导图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柯美虞在办公室里稳着性子翻译文献,并没有太关注高考的消息。
她以前是村里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两年学制,跟恢复高考后正儿八经四年学制的大学生是不一样的,可以说以前推荐上大学的学生位置很尴尬,含金量不高。
但是她现在是研究生,还是京大的研究生,过程不重要,众人只会看结果!
等导师回来时,已经是七八年的春天了,学校里涌进一大批通过自己实力,从全国五湖四海参加残酷的高考而考进来的新生。
场面相当壮观,柯美虞就拉着应晏站在校门口拿着相机记录下来。
不少人背着大麻袋、抱着行李,身上带着补丁地走到大门口,看着京都大学的大门,直接捂着脸哭起来。
有些忍不住大喊道:“京都大学我来了……”
疯疯癫癫得紧,四周的人们瞧了没有一个人笑得,反而带着酸涩,明白这其中经历了太多太多。
回到家,柯美虞搬着马扎挨着老太太坐着,手里也帮着缝制玩偶,说起刚才的事情。
老太太看看周围,凑到她耳边,极其小声恨恨地说:“宝儿,你知道我刚才看见谁了嘛?”
柯美虞心里一动,摇摇头,“京都来了熟人?”
“可不是嘛,也不知道老天爷怎么了,咋就不睁眼看看,什么样的人都让考上学,”老太太先啐了口,然后气呼呼地道:“就是柯恩淑的男人考上了这边的工业大学,他们在这片租了个小院子,还在咱铺子过去三家,开了个小吃铺子。”
这是大学城,几所大学相聚不远,不过只有这块有面积不小的居民区。
应晏催债事业发展壮大,早就将这里整个片区梳理一遍,所以有不少房子能够外租。甚至不少房东,见柯老太太和柯老爷子生意不错,也学着他们,将后罩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