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前半个学期进行集训,地点在国际交流学校所在的城市。
时溪的绩点和雅思成绩特别突出,加上获得过国际认可的奖项,所以分到的学校是英国剑桥大学,在所有交流生中是最好的。
时间安排得特别紧,寒假结束的那一天,留学生们就要在机场集中出发,先乘坐同一班机到英国交流生宿舍,随后再各自分配。
于是考试结束后,辅导员发来一张交流项目的确认表格。
一旦确认,不可更改。
看着电脑屏幕里的确认表,时溪移动鼠标,在最后“本人是否确认该方向选择”的空格中打下一个字。
——“是。”
***
今年的春节来得早,过完新年也还没到二月份。
天气从寒冬中回暖,南淮也逐渐进入回南天,空气特别潮湿,陈旧的学校瓷砖墙上出现细小的透明水珠,落下一条条长长的水痕。
数学基地的人忙着准备下学期的比赛,一般都选择寒假不回家。几轮小组比赛中,墙上的滚动积分榜排名也在不停发生变化。
顾延州稳居榜首,跟第二名的积分甚至越拉越大,直接断了个像东非大裂谷一样的层。
实力和地位无可撼动。
时隔几个月,数学基地里的新面孔也越来越多。
一开始新人们听说了顾延州的经历,还觉得他放弃清北的决定简直狂妄自大。后来听说他屡次拒绝学院的老牌教授,像立了个什么“行业大牛都得不到的学生”人设似的,打心里的不服又平添一层。
结果进来没几天后,全部人都被治得服服帖帖的。
人家顾延州是真的有资本狂。
竞赛、绩点和创业三不误,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双料开花。普通人搞好一个都算牛逼了,他还同时搞三个,样样都是顶尖。
听说还有外校的老教授开始偷偷挖他了,结果顾延州理都不理一下,气得他们借高校学术研讨会开吐槽大会,还把这挖墙角的事情给暴露了,搞得南淮大学和其他学校的关系都变得很僵。
外面的人为了顾延州争得头破血流,可在会议室里,所有人看着他的表情,神色都很凝重。
谭平将一张通知递给顾延州,“你现在追也来不及了。”
“薛尧被国家队带走,训练的地方刚好在英国,而且他选择的方向也是国际班,跟嫂子是一起的。”
“你带她拿的国奖第一名帮了大忙。学校一般,世界前三,算是你亲手送出去的。”
“按剑桥的高要求,没个两年基本回不来。”
“.........”
“嫂子本来选的是国内cpa的,但是省运会后突然改了方向,估计是因为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