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古代社会,理正的的大小老婆在这个村子中最多了。
武伯告诉我,他的小老婆就有八位,加上正妻就是九位,上面还有个老太太,颐养天年。
理正的儿女一大群,嫡出的三名,两女一男。
庶出的可就多了,有十七八位呢,老太太最偏向大房长孙了,那是他们家最正统的香火。 武伯很有面子,理正亲自出来接待,还带着年有二十一的大公子,这小子浑身肥肉,长的富态,其实正是适合当兵的年龄,但理正在上头有关系,他的大儿子自己不可能去打仗,顶替他大儿子名头去
参军的是庶出的三儿子,年纪十九了,是个不受待见的。
古代社会对嫡庶的划分真是太严格了。
我听武伯讲,理正家的三儿子是第二房小妾所生的,据说长的非常英俊,绝不是大儿子这肥猪样儿能比的,更是自幼聪慧,有游方到此的和尚曾说,此子有慧根,来日不可限量。
但他毕竟是庶出,即便人品出彩,还是不得老太太和理正的喜欢。
大户人家是非多,对此,我就当是听笑话吧。
武伯客气的和肥头大耳的理正打招呼,这厮身穿的衣物比百姓买好了太多,一看就是富足人家的派头。
我敏锐的发觉此人身上有书卷气,看来,这理正的以往不简单啊,或许是个落第的秀才之类的,后来才谋了理正的小职位担着?
这只是猜测,不做准。
理正客气的请武伯落座喝茶,我只有站在一边的份。
理正的大公子正低头翻看着一件‘翡翠物件’,根本没兴趣打量我们一眼。
我的眼神落到胖公子手掌中的翡翠物件上,眼瞳猛地一缩。
迅速挪开眼神,保持谦恭神态的看着前方……。
武伯和理正说起话来,理正卖了好一会关子,主要是说明,给我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小孩子落户多么困难之类的。 武伯自然得连声感谢,过场走完了,武伯上前,塞给理正一个小袋子,里面应该是些散碎银子,理正才满意的笑起来,说是一切都办理妥当了,从今往后,‘雁十六’就是本村合法良民了,还给了些证明
身份的文书……。
武伯忙收好,不停的道谢,我也跟着谢过理正,武伯识相的提出告辞。
理正客气一番,我们就退出了房间。
就在此时,院子中突然多出一人,吓了我和武伯一跳。
笑话,任谁一回头看见个一身白衣、满脸涂抹厚厚脂粉,嘴唇却擦得血红,手中捧着祖宗牌位的女人不害怕呢?
这还是青天白日呢,要是晚上看见,怕不是吓掉了魂儿?
理正气急败坏的冲来大喊着:“来人啊,都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