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陶器(2 / 3)

子中的柴火烧的很剧烈,他只要在火柱小下来时从出风口丢入柴火即可。

“趁火还旺着,先垒个土灶台。”

预估了一下陶锅的尺寸,他用木棍在地上划了一块四四方方的地块,用石铲子向下挖了深度十几厘米的斜坡,这个斜坡小坑是用来堆积草木灰的。然后他又花了半个小时在洞穴中找了四块边缘平整的大石块,将其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泥砖模具。

接下来便是挖土,做泥砖。

在金属没有炼制出来之前,无法刨出木块光滑的平面,也就做不出来砖块的模具,顾国只能将就着堆出几十块不怎么平整的泥砖出来。

按照正常的流程,泥砖需要阴干保持形状,亦或是在窑炉中烘烤,否则泥中的水分蒸发之后,泥砖就会缩水开裂。

但现在顾国管不了那么多了,肉干和烤肉的味道实在是难以下咽,对于一个来自21世纪的天朝人来说,吃,怎么能只限于烤呢?

他垒的土灶台借鉴了农村的灶台,灶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存草木灰,上层则用来烧柴火。上下层之间隔了一层带孔的陶土泥版,空气可以通过下层流入到上层,上层的灰烬也能通过孔洞落入下层。

他又在上层的侧边开了两个拳头大小的孔洞,用陶土围成一个高高的筒状结构,简单的烟囱就这样造好了。

现在就差陶锅烧制完成,埋锅做饭!

深红色的月光投射在日晷的指针上,倒影从左侧移到了右侧。由于顾国不清楚红月的公转周期,所以用月光来计时是不准确的,他只感觉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

两个窑炉中的火逐渐小了下去,顾国几乎烧光了几个晚上存量的柴火。待到炉壁冷却,他拾起木棍小心翼翼地敲开了第一个炉窑。

像是面对即将揭开骰盅的赌徒,忍住忐忑不安的心,顾国扫去覆盖在陶器上的灰烬和泥土。

眼前是四个陶罐,碎了两个,剩下两个是完好的,他没想到用如此简陋的窑炉也能有一半的成功率。

陶罐的边上,排开六只完好的陶碗,还有一片陶碗中间有一条两毫米左右的裂缝,拿来盛汤是不可能了。

然而接下来的重头戏却是在另一个窑炉中。

两口大陶锅,裂了一个,另一个缺了个口子,看来幸运女神没有一直眷顾顾国,至于摆在陶锅边上的几片陶碗和陶勺倒是完好无损。

他用手敲了敲完好的陶器,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淡红色的外壁虽说不上有多好看,但在这蛮荒的时代,却像那朝阳充满希望和生机。

“总共收获一个磕了一角的陶锅,十一片陶碗,三个陶勺,两个陶罐,一天一夜的努力没有白费!”

顾国将所有陶器整齐的堆放到一起,心情无比畅快,熬夜和忙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