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劣根性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劣根性(2 / 4)

压下一部分区域的粮食收购交给,让这些地区的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提高。

不过粮食种植面积的底线,是有一个计算公式的。

即年个人粮食需求最低量÷耕地年亩产×总人口×预防值=国内耕地安全值。

人革联设定的年个人粮食需求最低量为300公斤,目前耕地年亩产为263公斤,最新总人口为3021万,预防值为3.6。

即300÷263×30210000×3.6

≈124050000亩。

也就是说,人革联此时需要至少1.2405亿亩耕地,才可以确保在出现大规模战争、天灾的情况下,稳定住内部的粮食供应。

这就是底线。

其中那個预防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每10年的平均粮食亩产、人口自然增长率、天灾造成的减产率,进行定期的调整。

准备得如此充分的人革联,让郑森可以长期维持高强度的对外战争。

……

有了今年的早稻收储数据,郑森便立刻下令前线部队,向关中、晋地、巴蜀发起全面进攻。

早已摩拳擦掌的前线部队,一收到郑森的指令,宛如闪电一般,从三峡、潼关、雁门关直插而入。

轰!

关中平原的门户,冷兵器时代难以撼动的潼关城,在重炮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

早已潜伏在唐军中的黑衣卫,加上被策动的唐军士兵,此时也迅速相应。

“杀!”

“为了大同世界!”

“我不是贵族!不杀我……”

“快走……”

哪怕是李唐在潼关城上装备了二十多门青铜大炮,仍然没有抵挡住陆军和空军的联手。

加上唐军很多普通士兵,根本没有为李唐拼命的想法,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千古雄关就陷落了。

不过驻守这里的唐军,还有一部分李唐的死忠,以及豪强族兵,他们才是硬骨头。

城市巷战是难以避免的。

秘密隐藏在潼关的李唐内卫,则迅速放飞了上百只信鸽,这是早已准备好的预警体系。

留在长安的李孝恭,迅速日儿子带着5万人马,向河西走廊撤退,他自己则留下来。

谷囉

“耶耶!要不我们一起走吧!”长子李崇义悲切的说道。

站在城墙上的李孝恭,背对着儿子和一众部下:“没有人留下来防守长安,你们长不出河西,就会被髡贼大军追上,走吧!不要回头!这里已经不是我等的世界了。”

“耶……呃……”李崇义两眼一黑。

一个络腮胡大汉,直接打晕了李崇义,然后眼含泪水向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