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诡道的司掌是幺房李密,不过最终也不能力挽狂澜,截教败给了铲教,截教的高深术士,在红水阵一战,全军覆没。这个道教之间的内部杀伐历史,后来在明朝被许仲琳写成了,把时间放到了西周伐殷的年代,并且极尽夸张以能事,叙述了很多道教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大阵法。这个就是《封神演义》。
李密虽然在铲教截教的冥战中,支持截教,剿杀了诡道长房。但是最终支持李唐的铲教布下了红水大阵,获得了冥战的胜利。
从此,中国道教以铲教为宗,截教就再也不能死灰复燃。终大唐一朝,举国推崇道教,实际就是李唐对铲教的赏赐,只是在武则天时期,大兴佛教。道教才稍稍式微。武周之后,又重新崛起。
而诡道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李密之后,诡道因为支持过截教,也被打压。所以,从唐,至五代十国,到北宋,诡道渐渐没有了动静,悄无声息,只是在民间暗自流传,因为李密当年和长房的相互残杀,让诡道传人记忆深刻,诡道每代只传一个弟子,避免两房相互残杀的诅咒。又加上诡道的门人本领低微,所以诡道已经沦落到民间普通占卜巫师的境地。到了北宋,诡道的流传更加艰难。于是诡道恢复古老的规矩,收了长幼两房弟子。可是诡道的诅咒仍旧不能解除,长幼两房相互交恶,自相残杀。只留下一个年幼的传人,眼见诡道就要断代。
当时斩鬼宗师黄裳,不知道因为什么缘由,破除诡道成见,做了诡道的挂名。并且把自己百鬼修炼的螟蛉交给了诡道,作为镇教之宝。诡道才又勉强流传。可是黄裳挂名之后,诡道的传人仍旧资质平平,由南宋到元朝,默默无闻。
直到元朝后期,诡道终于出了一个高手,那就是席应真。席应真的本领强过诡道之前数代祖师,已经和当时最有名望的道教宗师刘基不相上下。于是有了振兴诡道的心思。
后来的情况也知道,席应真投靠陈友谅,刘基投靠朱元璋。席应真一败涂地,不过他收了几百年不世出的人杰姚广孝为传人,也就是道衍,道衍归附燕王朱棣,才报了师门仇恨,诡道的兴盛,莫过于此。
现在道衍位极人臣,看到郑和也是一个杰出的人才,就要把郑和收纳为徒弟,传承诡道。
可是这个提议,被郑和给拒绝了。
道衍不解,郑和才告诉道衍,自己是伊斯兰开宗大圣默罕默德的三十七世孙,终生不能背弃伊斯兰教。
道衍也就不能强求,只能另行寻找传人,可惜再也找不到如郑和一般的人物,道衍之后,诡道再次重回民间小门派的地位。这也是道衍无法可想的事情。(直到几百年后,古赤萧横空出世,让诡道威震天下,那是后话,在冥战部细细讲述。)
郑和拒绝了国师道衍光大诡道的提议,道衍也并没有为难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