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虏之后,就已经打听到了郑和是回族后裔。他自知在海战上,得罪大明,甚多,而且不是锡兰王室,很可能在海上就要被郑和治罪处死。打探到了郑和是穆斯林,所以见面第一句话,就报出了自己是穆斯林的身份。
穆斯林的教义,就是天下信奉伊斯兰的信众都是兄弟,不可相互厮杀。可是他没想到,郑和根本就没有要杀的意图,因为他的本事,早就引起了郑和和钟秉钧的关注。
郑和当即用阿拉伯语与这个昆仑奴交谈,询问他的姓名。
昆仑奴就告诉郑和,自己的名字叫做:“易卜拉欣-巴-阿里-穆罕穆德”。
而且他并非锡兰人士,他是被红海上的阿拉伯商人卖给锡兰国王的奴隶。
郑和继续询问易卜拉欣的来历,易卜拉欣把自己的身世详尽的告诉了郑和,郑和听完,目瞪口呆。这个易卜拉欣,他身世之离奇,比他的招魂法术,并不逊色一丝一毫。
原来这个易卜拉欣的名字也是后来阿拉伯人给起的。他的本命叫昆塔。是一个来自于大海更远处的一个大陆。而他让尸体活过来的法术,在他的家乡十分的普遍,殊无奇特。
永乐皇帝朱棣,听了郑和向他说起了这个昆仑奴原来是来自于西方几万里之外的大陆。不禁认为昆仑奴对郑和说了谎话。脸色阴郁不定。
昆仑奴易卜拉欣倒是十分会察言观色,立即下跪,双臂环抱,手掌贴在地下,然后额头触地,长跪在地上,嘴里诚恳的说:“恳请圣上,赦免臣下。”
这是中国臣属对君主的正统礼仪。看来是他在船上几个月,不仅学会了汉语,并且对大明朝的礼仪也已经非常熟悉。虽然音调仍然怪异,不过每个字都非常清晰。
果然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他驱使死尸,无数兵士死在你他的手下,”朱棣对郑和说,“朕到底该不该饶他?”
郑和也跪了下来,一言不发,朱棣明白,郑和是有了放过易卜拉欣的意思。
朱棣看着易卜拉欣的模样,对郑和说:“这昆仑奴聪明伶俐,就是没有什么骨气,战败之后,就投降另主。”朱棣说完就不停的摇头。
郑和跪着说:“这本来也不能怪罪与他,因为他活到现在,这辈子都是被人转卖的奴仆,如不见风使舵,讨好主人,早已丧命。”
易卜拉欣知道事情有回旋的余地,“天使郑大人的本领,让小奴十分折服,我见到圣上,更加心悦诚服,自此之后,只受圣上和天使郑大人的差遣,刀山火海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