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当时也是一个豪杰,是魏国的名仕,和张耳齐名,并且是莫逆之交。两人在魏国覆灭之后,为了躲避秦帝国的追杀,隐姓埋名,在市镇里做门监掩饰身份。后来两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割据了赵国范围,拥立赵王歇。
但是在章邯围困赵王,张耳向外围的陈馀求救的时候,陈馀的兵力无法为赵王和张耳解困。不过最终项羽破釜沉舟,一举击败章邯,解救了赵国。这就是项羽一战成名,威震天下的巨鹿之战。
而在赵国解困之后,张耳和陈馀却因为陈馀不肯营救的缘由,两人产生了间隙。后来项羽分封列国,对待最不公平的两人,就是刘季和陈馀。沛公刘季第一个占领咸阳,却差点被项羽杀死,最后只得了一个汉中王。
和陈馀同样功名的张耳做了常山王,统治的范围却是赵国的原境,赵王歇反而被派往偏僻的代国。陈馀更加冤枉,竟然连一个王的爵位都没有得到,只得到了南皮三个县的地盘。所以心胸狭窄的陈馀对项羽十分愤恨,于是私下来到汉中,和汉王商量如何对抗项羽。
可是陈馀在见到汉王之前,却被一个年轻的接待小吏给羞辱一番,他和这个叫韩信的小吏讨论天下大势,被韩信逐一反驳。论兵法,又被韩信在沙盘上杀的毫无反抗之力。
陈馀以诸侯的身份向汉王的内史告了韩信一状。然后等着内史给韩信治罪。内史本就对陈馀十分的敬仰,立即治了韩信的死罪。
韩信在法场上,当时已经有十三个获罪的同僚已经斩首。韩信举目看去,看到陈馀正在法场旁看着自己就刑,而监斩的是夏侯婴。
韩信于是对夏侯婴恳求,为什么为了一个陈馀而要杀掉自己。夏侯婴立即了解到韩信曾经在兵法上将陈馀驳的一无是处。于是韩信的命就被捡了回来。然后夏侯婴把韩信引荐给了萧何。
韩信见了萧何,一言不发,把自己的配剑开山递给萧何。萧何认得开山宝剑,当即大惊。
韩信告诉萧何,凭他手上的开山宝剑,一定能劈开进入关中的山路,让汉王平定三秦,并且与项羽逐鹿中原。
而陈馀看到汉王放过这个得罪自己的下级连敖军官,于是也悄悄离开,回到了赵国,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击败了张耳,夺得了赵国的土地。而张耳战败之后,也只能投奔汉王。这件事情和本文无关,不再细述。
陈馀和韩信的仇怨就此结下。但是韩信现在要对付的敌人,却是三秦的军队。
韩信告诉萧何,三秦中,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不值一提。而雍王章邯,是秦国一代名将。可是在韩信眼中,章邯也是不堪一击。
萧何询问韩信,当今天下,谁能和他的军事才能抗衡。韩信想了很久,慢慢的对萧何说,他得了秦国太尉尉僚的真传,当今世上,行军打仗,没有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