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长安,佛寺,圣僧。
“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要眠则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一道古怪诙谐的声音传唱而来,声音飘忽难测,功力更是在他之上。
徐子陵闭上俊目,淡淡道:“可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徐子陵凭着逆天的灵觉,再次为他取得先机。
道信哈哈笑道:“小子果然与佛有缘,一猜便中。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雪酒,日往烟梦;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黎行过,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徐子陵闻此心中感触万千,这些正是他所追求旷达而没有任何约束、啸做山林的生活方式,瞬间便从心理上削弱了他的斗志,仍不由受到影响。
“自己为了两个兄弟的牺牲是否过大呢?”徐子陵心中顿闪一丝疑惑,不过旋即便打消了此念头。
睁开双目,顿见远处一个酒鬼和尚,他正坐在佛殿顶上,拉风的喝着烈酒,简直是走在武林界的行为主义牛人。
放下目光,智慧大师不知何时已然卓立与石阶上,一副得道高僧,悲天悯人的慈祥脸相,合什低喧佛号,和之前的道信绝然不同,让人顿生强烈的反差。
徐子陵缓缓起立,从容自若的道:“尚有华严宗的束心尊者、三论宗的嘉祥大师,请问法驾何处?”
道信大师向他高竖拇指道:“子陵果然志气可嘉,不过那两个老秃还有其他要务,只要你能过得我们这一关,子陵便自会知晓。”
此言一出,顿时让徐子陵井中月的心境失守。只来两个远远比来四个要让他忧心。因为极有可能那两位圣僧正四处寻找云羿的下落,出手对付伤势未痊愈的好兄弟,不过旋即想到杨公宝库的隐秘,便也放下心来。
智慧大师垂目观心道:“罪过!罪过!请恕老衲要与道信联手把施主留在此处之罪。”
和尚就是和尚,他口上虽说罪过,下手可不会有一丝手软,这两位至少也是宗师级的佛门高手显然是要下狠手。
“哈哈!两位圣僧挡不住我徐子陵!”回味这两位圣僧的佛偈,徐子陵解开心中的一切顾虑,只追真我之道,以求功德圆满。旋即洒然一笑,离开小亭,大踏步往大雄宝殿走去,似是云淡风轻地要离开佛寺。
这一刻,笑声起,每一个动作均有种浑然天成,潇洒优美,教人不忍破坏的完美之感。每踏一步,其中无干隐含某种玄奥的法理在内,就像他们在观看清泉在石上流过,青山不碍白云飞翔的大自然动人景像,要去便去,要住便住,出没自在。这可能便是一种规则,一种只有踏入天师之境之时,才会有的规则之力。
倘若之前徐子陵踏入宗师之境只是功力上的突pò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