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母凌晨三点就爬了起来,又是准备早饭,又是检查女儿的考试用品。
准考证、学生证、身份证……铅笔、签字笔……一样一样,安母不知检查了多少遍。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安母叫醒了安妮,一家人吃了早饭,然后由安父开车送去考场。
安父也请了假,跟安母一起守在考场外。
本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要来,被安父劝住了。
大热天的,老人们都上了年纪,万一再热病了,那可就麻烦了。
四位老人虽然有些遗憾,却到底没有坚持,不过他们反复叮嘱安父安母:多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实在放心不下!
安父安母连连点头。
就这样,安家一派吵吵嚷嚷、兵荒马乱,而安妮却丝毫没有受影响,就像这一年来表现的那般安静、乖巧。
沉默的进了考场,认真的答题,然后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后,才交卷退场。
一切的一切,安妮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挑不出半分错处。
看到她“沉着”、“冷静”的模样,安父安母强忍着询问“考得好不好”的冲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安慰。
孩子没有惊慌,也没有失望,应该考得还不错!
晚上,躺在床上,安家父母小声的讨论着。
第二天还是如此。
两天半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考完最后一科,安妮也没有像周围的学生那般,要么如蒙大赦、要么如丧考妣,而是依然平静。
考完试了,安父安母也不怕影响女儿的心情了,开始询问考得如何。
待报纸上刊登出试题和答案之后,安父更是买了好几份,拿回来让安妮复写一遍。
安妮没有异议,乖巧的拿着报纸答题。
等她写完,安父安母就拿着答案,一个一个的打分、评判。
除了作文等主观性太强的题目不好判分,其他的题,都有了明确的分数。
“七、七百零一分?”
安父安母看着总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公,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去年咱们市的高考状元,总分也才七百零几吧。”
“嗯嗯,七百零六分,被水木录取了!”安父也有些激动。
他的女儿,兴许也能得个“状元”!
一想到这种可能,安父全身的细胞都在兴奋。
“太好了,我、我当年就想考去京城,可成绩还是差了些。我的女儿,居然替我完成了我的梦想!”安母眼眶发酸,心里更是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先、先别急着高兴。咱、咱这也只是自己估分,实际的分数肯定和估分有出入。咱、咱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