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大,可是儿臣估计,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将有暴涨的可能。”
“暴涨的可能?”弘治皇帝不禁兴致高涨:“说说看。”
“陛下您想想看,咱们送去大儒啊,这些儒生们若是在奥斯曼站住了脚,这位苏莱曼殿下,将来承继了奥斯曼祖宗的基业,他们岂不就成了宠臣?”
“一旦成为了宠臣,或是有人成为了封疆大吏,他们岂不是会有很多很多的银子。”
弘治皇帝皱眉:“你怎么知道他们会有很多很多的银子。”
“这……”方继藩沉默了片刻:“在大明,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呀。”
“是嘛?”弘治皇帝一脸狐疑:“你继续说下去。”
“所谓狡兔三窟,他们毕竟是在外为官,心里终究不踏实,少不得,他们要想方设法,将银子,输送到自己的老家来,那么,他们通过什么呢?当然是商队,利用商队,将这些金银,变成合法的宝钞,如此一来,商队将获得暴利啊。到了那时,这商队的利润,直接暴涨,陛下您猜想,它的股价会如何呢?”
“对于奥斯曼,陛下显出了慷慨,陛下分文不取,商贸还加深了两国的往来。而对那些儒生,也并非是坏的结果,陛下给与了他们一个用武之地。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弘治皇帝的脑袋,开始飞快的转动。
嗯……先是送人,之后商队,商队上市,此后人得银子,银子再商队之中开始变成了合法的宝钞,宝钞再以利润的形式,转化为利润,利润推动了股价的上涨,最终……握有大量资本的宫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这里头,至少绕了七八个圈子。
当然…唯一的问题是……这里头但凡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前功尽弃。
它当真就能像方继藩所言的那样,每一处都没问题嘛?
这是弘治皇帝所怀疑的。
他看向方继藩:“这些儒生,可以在奥斯曼有所作为?”
他的口气透着不自信。
方继藩朝弘治皇帝重重的点头。
“陛下,这些儒生,统统都是人才,说实话,要将他们送走,儿臣还有些舍不得呢,这样的人才去了奥斯曼,想不成才,都是老天没眼。何况,那苏莱曼王子,乃是雄才大略之人,他极想摆脱先祖的光环,成为一代雄主,做出经天纬地之事,势必……要另辟蹊跷,而这些儒生给了他,定能如虎添翼。”
弘治皇帝听着,怎么觉得不靠谱,他不禁又皱眉。
“你这般说,岂不是说,奥斯曼国,将成我大明心腹大患。”
“……”方继藩一愣,随即道:“其实……也没这么厉害,儿臣是夸张了一些,不过……儿臣可以保证,他们可以在奥斯曼得到重用,甚至很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