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直学,而是每天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学学就行了,因为他不用跳的多好,动作捋顺了给吴曼琪做个参考就行,怎么跳才能精彩,吴曼琪能自己搞定的。
想一想,以前买个MV下来,里面的演员被系统强行戴面具后就能拿出来用,用的时候说找了其他编舞老师的借口糊弄过去,但现在不行了。
现在杨图图这些人都会跳舞,尤其还有吴曼琪这个大神在,自己还找别人编舞就有点扯淡。
孩子大了不好骗了啊!
至于现场表演的时候,让杨图图跳C就行。
当然,创团的编舞会不会安排队形错位徐清就不管了,反正杨图图的舞蹈水平肯定比创团那群练习生要高。
当年吴曼琪的水平还没到82这个地步的时候,就已经断层的优秀了,没理由79分的杨图图会抢不过练习生的风头,杨图图还有明星光环呢,她还是那一组表演者里唯一的女生呢,天然就有优势。
考虑完这些事情,徐清又继续在网上查关于西北扶贫的事情。
光是在网上查其实还不够,徐清觉得,自己得飞一趟宁区,去现场看看,问一问当年的情况,山海情的九成东西不用变,这个世界上,也是闽建对口帮扶了宁区,闽宁村还是那个闽宁村。
不过为了写出来的东西没有硬伤,徐清必须做好前期的调研,直接抄,不可取!
回到苏州之后,徐清白天在剧组看拍摄,顺便拿着电脑查资料,山海情的剧本已经买下来了。
细数一下上面的人物,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七八十个,有相当戏份的角色多达十八个人。
这部戏对于徐清来讲,完全是个挑战。
从角色数量多是一点,拍摄环境也是一点。
拿之前的作品来做对比,之前的作品都没几个场景,上轿的场景还算多一丢丢的,真的是一丢丢,但环境好啊,苏州园林诶,袁不屈戏份里的战场也是山清水秀的地方。
山海情那是什么环境,黄土满天飞。
还有一个难点,山海情要出色,一定要用当地的方言来讲台词,普通话没那个味道。
这给演员的选择又做出了挑战。
上哪去找那么多又能演又是当地方言区的演员啊?
这剧,是真的不好拍。
搞得徐清越规划越挠头。
晚上,徐清回酒店练习《够了》的舞蹈,一天就这么过了。
又过了一天,杨图图那边传来消息,MV拍摄完毕,两天后就能剪辑完,刚好能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搞完。
电子版专辑发布没问题,实体唱片确实还得多等几天。
不过影响不大,徐清也趁这个机会,把自己买的那三首歌和自己晚上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