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论儒(1 / 4)

孔克盛听完林不凡的大致介绍后,更是赞叹不已,说道:“没想到,贤弟的这套剑法,竟然来源于五岳的特色,难道这些剑法皆是贤弟自创?”

林不凡一听,连连摆手解释道:“不不不这些剑法是由一大群隐居在五岳上的高人所创。只是被我的一位长辈编纂了下来,孔大哥不要误会。说起来,我也只是把这些剑法,重新整理删改,然后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而已。”

“哎——贤弟不要妄自菲薄,区区三个月,你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再说,当这些剑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后,那就是你的了。只是五岳之中,为何独独缺少了南岳衡山派?”

“南岳衡山派当然有,只是南岳衡山派的剑法,偏向于幻化。靠繁复的变化来惑人心神,最后出其不意,痛下杀手。此种剑法与我之道不和,我就舍弃了。不过这套剑法,倒是蛮适合来代表董狐之笔。”

孔克盛被林不凡的话,噎的不轻,拿手指,指了指林不凡,斥道:“越说越不像话,董狐乃是被世人称颂了两千年的先贤。‘董狐直笔’的美名就是先祖亲口赞誉的,你竟然用衡山剑法来形容他,真是”

林不凡却没有退缩,步步紧逼说道:“这话你信不信?董狐在赵盾弑君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做到秉笔直书。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也都明白。无非就是,晋灵公长大了,想要收拢权利,所以就对权势熏天的辅政大臣赵盾下杀手。

这件事没什么好说的,秦始皇诛杀吕不韦,唐高宗诛杀长孙无忌,都是出于这个目的。只是晋灵公比较倒霉,被赵穿杀死了而已。

董狐说‘赵盾弑其君’并不算错,因为不管赵穿是不是受到了赵盾的指使。但是赵盾作为哥哥,作为赵家的家主,必须要为此事负责。可是董狐在记载的时候,最起码写完前因后果呀!最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君欲弑赵盾,赵盾弑其君’,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但是董狐却抛却了前因,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赵盾身上,算不得秉笔直书。难道只准君王杀臣子,不准臣子反抗?”

孔克盛的脸涨得通红,梗着脖子朝林不凡咆哮:“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林不凡冷笑一声问道:“这话是孔圣人说的?”

“额”孔克盛的大脑立马就当机了,仰着脸看着天空,无话可说。

“若我所记不错的话‘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纲’的意思就是表率。意思是‘君王喜欢的必定臣子效仿的;父亲喜欢的必定是儿子效仿的;丈夫喜欢的必定妻子效仿的。’意在告诫后人‘君王要成为臣子的表率;父亲要成为儿子的表率;丈夫要成为妻子的表率。’《礼记·缁衣》中说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个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