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4 / 5)

官员支持,康熙对待太子的去留问题也是轻不得、重不得,但想要太子摒弃私心完全向着他这个皇帝也是不可能。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任君主和下一代君主本身就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对立关系在里头。

殷陶对康熙禀告了太后近况,又陪康熙聊了几句山中趣事。

康熙虽然一直在上头听他说话,并未表现出什么不耐,但殷陶仍感感觉康熙似乎有些乏了,便很识相地起身告辞出来。

康熙的确累了,也没再挽留殷陶什么,只是吩咐他回阿哥所好生歇着,又亲口吩咐魏珠送十二阿哥出门。

殷陶还给太子带了几卷佛经,打算从乾清宫出来后再去毓庆宫一趟。

谁想魏珠刚刚把殷陶送出乾清宫地界,就对着殷陶委婉提醒道:“依着万岁的意思,十二阿哥还是回阿哥所安生歇着为好。太子爷身体不适,毓庆宫已经闭门谢客一月有余了。”

殷陶愣了一下。

四爷过来五台山之时还并未提及此事,此时也过了不过两个月时间,毓庆宫便已经不见人了。

如今情况已经这样严峻了么?

殷陶定了定神,取下手上的玉扳指给了魏珠,算是答谢他及时提醒的情谊。

殷陶走后不久,康熙便歪在榻上打了个盹儿,到了黄昏时候睁开眼睛,梁九功迎上来报道,大学士马齐在外求见。

康熙这才想起来,是他昨儿叫了马齐过来商议将治河敕谕成书一事,便叫梁九功请他进来。

十二阿哥去了五台山已将近五个月,依然不见被召回京中的消息。

马齐心中也是惴惴。

即便理智上马齐认为十二阿哥年纪小,身上连差事都没有,不会触怒皇上什么。

但人都道“关心则乱”,他在十二阿哥准岳父的位置上,也难免想得有些多,不知道是不是真如外界所言,十二阿哥犯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这门亲事迟迟不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康熙方才刚刚接见了十二,如今看到马齐后突然就想起了他家六姑娘和十二的婚事。

十二在外替自己尽孝,自己自然也要给他安定好后方。

马齐行礼过后,康熙叫梁九功给他赐了座位后便夸起了十二。

“十二这孩子自幼就是极为孝顺的,去年太后卧病之时,也是他时时随侍左右。如今也只有他跟着太后去五台山礼佛,朕在京中才能放心一些。”

马齐捧场道:“皇上和十二阿哥都是至诚至孝之人,臣等敬服。太后她老人家本就福泽深厚,又有您这般记挂着,想来老祖宗必当事事如意、福寿安康。”

康熙对着马齐点了点头:“朕听闻你家六姑娘素日里也是极孝顺的,两人日后结为连理,想来最是合得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