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十三有个一个大胆的猜想。
其实在皇阿玛心中,这次领军出征的第一人选并非十四弟,而是十二哥。就是因为十二哥不知什么原因拒绝了皇阿玛,所以皇阿玛才选了十四弟担任主帅。
四爷听了这话也愣了一下。
他倒是没想到皇阿玛之前还曾中意十二弟领兵,虽然十四领兵在他看来是能打击老八的好事,但相比于十二弟领兵而言,自然还是推十二弟上去更好一些。
太子听了十三这话后也豁然开朗了起来。
是啊,他们还有十二弟,而且相比于十四弟而言,十二弟才是真正的“自己人”,只要十二弟上去了,才不会长老八等人的志气。
四爷对于太子的提议表示同意,也认为十二弟的能力和领导力丝毫不逊于十四,把他推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自古就有“慈不掌兵”一说,十二弟人好心善,不忍心见得将士们受苦,要他亲身上阵带兵打仗难免有些强人所难。
太子倒是不以为然,十二弟又没有太多想法,不想着收服谁,也不想在军中树立自己的权威。作为带君上出征的皇子,他只用作为“定海神针”待在大帐收人头即可,根本不用亲身上阵。
就连皇阿玛御驾亲征时候也没亲自上阵杀敌啊!
不过就是用作鼓舞士气罢了。
十三听得连连点头:“二哥说得有理。”
他心里自然也是希望十二哥可以领兵出征的,总好过这份殊荣落到八哥和十四头上。
太子这话倒是给四爷提供了思路。
年羹尧是他府里侧福晋年氏的哥哥,军事能力一向卓越,也是他最忠心的手下之一。
如今年羹尧为四川巡抚,面对准噶尔来犯已经打过几次胜仗,到时他修书一封给年羹尧,请他代为照顾十二,事事依从于他、时时辅佐于他,想来十二一定会大胜归来。
三人思想达成一致后,便开始实施着手实施这个想法。
于是太子再一次发挥了自己和直郡王多年斗争积攒下来的经验,成功地在康熙面前给十四上了一次眼药。
康熙又就此事询问了三爷和四爷的意见,结果可想而知,十二全票通过。
康熙心中有了一点小得意。
他就说十二更合适作为主事,奈何本人是个淡泊又不肯吃苦的主儿,多少人争着抢着想要得到的职位,他还只管推拒了事。
他都已经跟十四说要出征的事情了,作为帝王总不好出尔反尔,而事到如今,他又不愿将军队全权交予十四处置,定要在军中给十二派个位置。
想到这里,康熙眯了眯眼,灵光一闪,计上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 殷陶:有一种行叫做你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