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重新开拔,朝着吴国国都姑苏城前进,莽莽的大路之上,千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尘土飞扬。
此时正值盛夏时分,天上的烈日就好似一个巨大火盘,在烘烤着大地。
行走在大路之上,那些士兵个个步履艰难,嘴唇干裂,身上的铠甲就好似一块烧红了的铁甲,火辣辣的疼感覆盖全身,呼吸之间,都能感到吸进去的空气是炙热的,烧的体内脏腑滚烫烫的。
他们身上流出的汗水还没来的及把衣服浸湿,就已经被蒸干了,现在干渴的连汗水也泌不出半分来。
在马车之内,一名名越国美女,不停的用手帕擦拭着脸上的汗水,最后手帕也打湿了好几条。在这马车之中,就好似置身于一个大蒸笼中一般,打开两则的窗布想透透气,外面滚烫的气浪涌进,却是更加的炙热。
范蠡骑在马上,抬头看着头顶那巨大的太阳,嘴唇也已发干,现在水资源缺乏,而太阳又如此的灼热,他心中担忧不已。
车厢之内,赵阳盘膝坐着,运气调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感到了一丝的灼热之感。
这时候他凝神静气,慢慢的运转着“上清决”,现在的上清真气已经发生极大的改变,原本淡淡的白雾状的真气,便的越发额血红,真气的性质也由清凉变的阴寒肃杀。
这一运转,上清真气阴寒的特性让他体内的灼热感被瞬间排除出去,内冷外热,冰火两重天,却让他感到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渐渐的心神融入其中,在这冰与火之间徘徊、转换,最后合二为一,沉浸在这一片天地之中了。自此,他再也感觉不到体内真气的阴寒,也感觉不到外部环境的灼热,好似那鱼儿游于水中,浑然忘我。
突然,一股肃杀之气从前方传来,在赵阳的感知之中,这杀气的源头距离此处只有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了。
范蠡骑于马上,摇摇就望见了远处两百余米处有一个高深的峡谷,峡谷的两侧是那高高耸起的石峰,上面怪石嶙峋,寸草不生,而此地方圆也都是那寸草不生之地。
作为一名善于打战的军事家,他自然知dào
此处是一个很好的埋伏地点,那些袭击的人很有可能就在此处做了埋伏。
于是派了几名斥候从侧面上去查看一下先,大部队人马原地停下,静候消息。
过了好一会,派出去打探的人还是没有回来,范蠡又连续派出了两拨人出去,可是还是没能回来,连续三拨都是如此,这让范蠡几乎可以肯定上面绝对埋伏有人了。
可是知dào
了也无用,那些人在上,如果派人上去强攻的话,恐怕也是徒劳无功,而且这里有着大量的物资以及众多的越国美女,分兵出去恐怕又受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