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确保自身权利的小小特殊阶级,却很难庇护他人。
而举人呢?且不说那一点点惠及自身的小小特权,真正的权利是一旦考中举人,就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
更重要的是,一旦中举,就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
或者再换个更直接的说法,举人就是官员预备役!
只要举人有门路,又舍得掏钱,那么,举人想要弄个小官当当,简直不要太简单。
易卓曾经对此叹气,如果当年,原身已经是举人,当年高家绝对不会行事那样肆无忌惮。
私下里说,易卓也琢磨过高家的一些做法。
高家行事自私凶残又贪婪是肯定的,但是不要忘了易萱在十岁之前也曾经接受了一些大家小姐的教育的。
根据易萱的回忆,她在十岁之前虽然没有那人太亲近,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夜之间那人态度就变了,开始让她通宵达旦的抄写佛经,后来因为太累睡过去,又让她在雨水中得了重病,最终患了哑疾。
易卓仔细想了想,突然想起来这是六年前的事儿!
就在六年前,原身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不再继续科举!
易卓对于原身当年的决定并不是太意外,因为他在记忆中就发现,和时下绝大部分的读书人不同,原身从来不把科举当做一辈子的路,对他来说,科举更多的是谋生手段。
所以,摆在原身面前的,是这么一种情况。
连考三次,都未中举人,还耗费了家中绝大部分的钱财,累的娘子和娘亲跟着劳累养家,这让原身感觉自己的天赋或许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
与此同时,年方七岁易安开始正式进学,遗传自原身的过目不忘,加上极好的读书天赋,直接让原身眼前一亮,他有了一种或许他当不了一个举人,却能当一个举人爹!
但是,要想教出一个在科举路上的学生,并非易事。
如果原身依旧在为中举而努力,则不可避免的会耽误易安的进度,同时还有一点,就是不可避免的原身想为自家的大闺女多攒些嫁妆。
所以,为了养家,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孩子,易卓选择放弃科举,而是选择留在易家村开了一个私塾,既为养家赚钱,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教养易安。
但是这样一来,或许就打乱了高家的某种计划。
因为易卓之前的猜测,一旦他的猜测是真的,那么就代表易家十有八九一直都在高家的视线范围之内,易萱当年或许就是因为原身这个决定才被迁怒。
所以,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当年高家一直对易萱很好,就是存着在某个恰当的时机,让两人再度交换回来,顺带着再得到一个官场上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