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低声道:“丰儿,我刚刚也没问,哪儿来的这么多人啊?就算卓弟在买了仆从也不至于这么多啊?”
车丰低低的笑道:“有家里的,也有表舅老师家的仆从,不过您也放心,还是靠得住的!”他安抚了几句。
易信微微皱眉,说道:“那今晚上让飞儿去我家歇着,我跟老大过来陪你!”
“成啊!”车丰直点头。
他知道易信是好意,当下点点头。
说实话,有飞儿在,他也有点点不放心呢!
也幸好经过这段日子的调教,车飞已经很懂事了。
易青也默默地说道:“丰儿,等一会儿我让家里做些吃食送过来,这宅子有些天没开火了,屋子里可有点潮。”
“谢谢青四表舅。”车丰再度道谢。
事实上,不单单是易青往这边送做好的吃食,有不少族人送过来柴火和被褥。
易远也特意跑过来看了一遍,发现这些仆从人虽然人数多,但是行事很有分寸,纷纷挤在了几间倒座房休息,正房东西厢房根本没人会去。
确切的说,因着外院有个灶台供他们烧水,他们连屏门都没进。
易远都忍不住称赞道:“真是好规矩!”
“大户人家就是大户人家!”
车丰倒不是太意外,毕竟他们三家的规矩都很严格,但是没给他们添麻烦是好事儿。
等送完年礼,他们就得往回赶了。
分送年礼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麻烦。
毕竟手有五指长短,人也有个亲近区别,给谁多一点给谁少一点,谁的东西得讲究些,谁的东西得实惠些都是个学问。
车丰本来也是不懂的,毕竟他还是个小年轻嘛,但总算他跟十堰学了许久,才绞尽脑汁的将年礼堪堪分配好。
易家村是分送的最快的。
毕竟这是族亲,离得又近,不过年礼也送的巧妙。
光族里的年礼就分了好几等。
其中,易远家和易信家是最丰厚的。
唯一不同的是,易远家的年礼更讲究些,上好的布料是在府城都找不到的,只能到郡城才能碰运气看到,里面还有一小匹织锦缎,是放着能够传家的好东西。
易远的媳妇儿高兴的不行,她家孙女儿要成亲了,如果能用一块织锦缎,那可是太有脸面了。
更不用说,易卓还特意送了十六样的精细点心,精巧的摆件等等色色不缺,易信家别提多满意了。
易信家的相对来说就更实用些。
同样是上好的布料,易信家的素软缎看起来就没有易信家的织锦缎那么耀眼。
但实际上……谁用谁知道。
易信家又不是那种爱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