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眼瞳碧绿,相貌与秦人迥异,极具大漠异域特色。
饕餮军后将军,隗状。
一者中年面貌英武不凡,眉宇满是凝重严肃,眼瞳深处藏有忧虑。
饕餮军右将军,蒙武。
一者嘴角带笑,天生痞子模样,在这等场合也难以严肃,倒是双腿并齐,站得笔直。
饕餮军左将军,刘邦。
五人身后,五万饕餮军站在爱马下,望着台上那道看不见面貌,但甲胄格外闪亮的身影,尽皆一脸迫不及待。
那浑身散发银光的身影,在众目睽睽之下踏前一步,唱起了秦军人人都会唱的《无衣》。
“岂曰无衣……”
声音不大,却传遍四野。
歌声中没有什么铁血杀伐意,也没有战场百战心,仅是清晰,就像在每个甲士身边唱起似的。
起初四字,只有主将一人之声。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到第五个字,在没有人下令跟唱的情形下,所有甲士尽皆红着脸,用最大的声音跟着他们的将军,吼着唱完了《无衣》。
五万人齐唱,声破高空之云,声传全郡之地,声入雁门一郡人耳!
金戈铁马,老兵热血,少年意气,功名利禄,尽在一首《无衣》中!
三遍《无衣》过,那恢宏庞大,震耳欲聋,比九天上的神雷还要响亮的歌声戛然而止。
演武场上,众人尽皆面红耳赤,粗重的呼吸声连成一片,就像是演武场有了生命,在呼吸一般!
甲士身边,披上甲胄的战马感受到场中越来越热的氛围,唱不出《无衣》的它们,呼吸好似也粗重起来,与身边牵着他们缰绳的主人共鸣。
“出征!”
起头唱《无衣》的声音依旧是那么清晰,稍微带有几分沙哑。
“诺!”
五万秦军嘶喊应喝,嗓音比将军要沙哑的多。
雁门北城门大开。
烟尘滚滚,两条黄龙绵延十里。
黑甲峥嵘,五万饕餮饥渴数月。
北城门楼上,蒙恬攥拳,掌心为指甲刺入,鲜血渗出,但手的殷红却比不上他的眼红,他心甚痛!
在这位中原第一勇士眼中,这场仗就是儿戏,就是送死。
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
携母出征更是荒唐到无法形容的举措,骂竖子都不足以泄愤。
“五万大好男儿,吾父,王祖父,三公子……皆因竖子一意孤行而送命,秦国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