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700章 雷霆奔雷

第700章 雷霆奔雷(3 / 5)

十步的防线,余者作为预备队,采用交叉射击的方式保持火力的密度,用哨音传递命令。两个都之间留有十步的空隙作为调兵通道,同时在阵前布置一架轻型弩炮。方阵三十步后布置中型弩炮,其后是重型弩炮,再后则是火箭炮阵地,中心则是中军阵地。两翼分别布置兵力防止敌从侧翼进攻,而此次后边是大海,则免了后顾之忧。

阵型如此配置,正是为了发扬梯次火力的威力,逐层给予敌最大的杀伤。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状态,敌军哪里会等你把弩炮、火箭都摆好了再发起反登陆作战,恐怕在最初阶段能有些轻型弩炮就不错了,主要还需要依靠火枪来阻挡敌第一波冲击,为布置重火力争取时间。

若是水军的掩护火力为对敌造成重大打击,而敌急于趁登陆部队立足不稳将其赶下海去,因而派出的队伍定然最为强悍。可首波登陆的部队则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不仅要能攻,还要擅守,更要有坚韧的精神,才能稳固登陆点,建立桥头堡。

‘轰、轰……’火炮开始射击了,赵昺皱了下眉头,听出这不是弩炮发射后的爆炸声,而是速射炮发射爆炸声,他端起望远镜向登陆点望去,果然发现阵前腾起一团团的烟雾。同时也断定首波登陆部队是自己的御前护军,因为现在只有他们换装了金属身管火炮。

这速射炮是赵昺仿制葡萄牙的‘佛郎机’。这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一般铳口部位会前伸至母铳管内一定距离,子铳后面又用铁闩死死顶住避免后坐力把子铳跳出母铳铳膛,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瞄准的时候士兵的眼睛与照门、照星三点一线,对准目标发射。

赵昺面临着和当时一样的问题,限于技术水平,炮的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远射程。但是他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做了一些改进,子筒采用熟铜打造并做了收口,利用火药燃烧的膨胀力增加密封性。至于效果如何,因为没有参照物,他也不知道是否成功,但是发射实弹能有二百余步的有效射程,填装霰弹也能打击百步之内的敌军,当然在五十步内的效果最好。

而之所以选用速射炮作为支援火力,主要是这种火器优于其它火器的地方只有一点,那就是便利。为了保证发射速度,每一架佛郎机都配备十个子铳,在发射的同时也有专人给打过的子铳装填。这样十个子铳轮番发射,子铳在母铳内随打随换,极大提高了效率,适合对付来去如风的蒙古人。且重量适当,炮身只有二百斤左右,便于小部队携带,支上炮架就可以打,装上轮子就便能拖着走。

有能打近的就得有能打远的,赵昺这回仿制的是明代的‘威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