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赵昺却出了一头冷汗,不知道这帮老婆们会怎么对待自己。他觉得前世每个看过《鹿鼎记》的男人都会对韦小宝尽享齐人之福,与老婆们大被同眠有所羡慕,除非其有毛病。但是当事情真的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他却有些胆突了。
皇宫中规矩森严,条条框框甚多,当然在房事问题上也是有规矩管着的。理论上皇帝在自己的后宫中可临幸每一个女性,不过事实上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这种事情不仅关系到皇帝的幸福,也关系到子孙的繁衍大事,所以也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在中原王朝都讲究礼法,《周礼》也被后世所沿袭。《礼记》记载,周代的后妃制度是:“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位世妇、八十一御妻。”也就是说天子加起来有一百二十六个各种级别、名称的老婆,而有了这种所谓的后妃制度,天子们自然是乐在其中,并将这种不合理的东西,一代代传下去。
不过在周时,尚没有有敬事房太监所司之职,皇帝的房事,是以日、月、星、辰,来决定的。周人决定事情喜欢符合天道,爱用按天体、阴阳、历数,来决定顺序。嫔妃和帝王同床的顺序,也要依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
所谓依照月亮阴晴圆缺来,首先要搞清楚,每月农历初一到十五的前十五天,月亮会逐渐满盈,而由十五到三十的后后天,则会逐渐变缺。以此推断,初一到十五,宠幸的对象由地位较低的,到地位较高的;而十五到三十的后半月,则正好相反,由地位高的,逐渐安排到地位低的,也就是说皇帝有义务满足自己所有的老婆。
历代的皇帝还多有不满足,仍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内宫。到了唐代,修建了大明宫,规模宏大,是明清紫禁城的三倍。地方大了,里面的人自然就会多,别的朝代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唐朝的后宫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佳丽数万。为了管理如此庞大的“娘子军”,唐朝实行了品级制,一共八级,与官员的管理模式异曲同工。
如此来规矩也就更加明确和细致。皇后贵为国母,与皇帝一样独一无二,无需划入品级制度,凡夫人进御之义,从后而下十五日遍。……其九嫔已下,皆九人而御,八十一人为九夕。世妇二十七人为三夕,九嫔九人为一夕,夫人三人为一夕,凡十四夕。后当一夕,为十五夕。明十五日则后御,十六日则后复御……凡九嫔以下,女御以上,未满五十者,悉皆进御,五十则止。后及夫人不入此例,五十犹御。
按照如此说法,皇帝要完成规定的任务实在不容易。八十一御妻,也称女御,分成九个晚上,每晚九个人。二十七世妇也是每晚九个,分为三天;九嫔是共享一天;三夫人也是共享一天,但毕竟共享此项权利,或者说是共尽义务的人数只有前面几个等级的三分之一了。只有“皇后”是一个人独享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