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呢?许人检举、控告。不用说,这自然是为了防止法官的裁断受到私人关系、私人情感影响,出现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的情况。实际上也可避免发生亲铡侄儿之类的人伦悲剧,所以说这个规定也是从人道出发的。
四更鼓后,赵昺掩卷长叹,宋代的刑事司法程序之繁复、严密,堪称历代之冠,即使在今日看来,也会觉得过于“繁琐”。与现代侦查、审判和监督的司法三权分立制度相比,只是少了检法机构,但不等于没有,而是将这项权力由上级法官代替执行。
赵昺再琢磨现代影视剧中的老包,若真是放在宋代肯定是活不过三集,他明显就是一个带头破坏司法制度的榜样。而让他感到难堪的是自己的班门弄斧,想要充当当下的司法制度改革的先锋,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不过好在还只是初步商讨阶段,没有闹出大笑话。不过这也再次给赵昺提了个醒,千万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现代的文明也是来自于古代数千年来的积累,自己与他们相比并不聪明多少,只是掌握了比之当下人们更多的知识而已。
沮丧之余,赵昺细思自己在司法问题上也并非是无可作为。既然大宋的司法制度比较完备,但是早已经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了,当下他要做的就是恢复、继承和完善,尽快培养出一支合格的司法队伍。
另一方面,赵昺觉得自己可以在制定法典方面做些工作。大宋的律法继承于唐律,但是上百年来也只有一部《刑律》,其它全靠皇帝颁发的敕令和旨意及朝廷通令来凑数,且将判例作为最重要的执法依据。
而现阶段赵昺实施的治国原则是‘发展工商、富国强民’,这就不是仅仅一部《刑律》所能覆盖的的。只有尽快出台一部《民律》来规范民事行为,并对个人财产以律法的形式加以保护,规范朝廷的行为,才能够保证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财产和相应权利。
不过赵昺不敢再逞能,他清楚专业的事情,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负责,自己要做的就是在原则上予以指导,把握立法的方向,而不是深究细节,否则还是要闹出笑话的……
“官家,夜深了,早些安歇吧!”王德已经是第三次催促小皇帝休息了。
“唉,朕有些兴奋,难以成眠,你陪朕说会儿话吧!”赵昺揉揉眼睛,活动了下手脚道。
“官家病情刚刚稳定,还是不要熬夜了,否则太后和娘娘们要怪罪老奴的。”王德苦着脸道。
“朕现在已经大好了,没有关系!”赵昺摆手道,其实他有时自己真是孤家寡人,常伴身边的只有这些内侍,而那些小黄门对自己皆是毕恭毕敬,说话都不敢高声,更不要说聊聊家常。只有几个老的还能说说话,这也就难怪常会出现竖阉之患,因为皇帝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只能跟他们吐露些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