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奖名单之列,幸免于难。
可……魏谦又如何得知这战场细节?他又为何现在提起?
方仕政放下茶碗,在屋里踱了几步,走到魏谦面前淡淡问道:
“看来今天魏大人不是来拜年的,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有话您请直说,我方仕政做事顶天立地,忠君爱国,没什么不能拿出来说的。”
“是吗?难道齐泰、铁铉、方孝孺,他们不是忠君爱国?礼部尚书陈迪,他就该吃了自己儿子的鼻舌?而您和您的三个儿子,却好好的活在京师父慈子孝……”
“有话您请说。”
“下官能有什么话?下官不过是替六皇孙带个话。”魏谦也放下茶碗正色道:
“昨日您也看见,已是太子妃嫡子的六皇孙,已被皇上封为鲁成王。他可是后起之秀,身边尚未有良臣,他已向您伸出了手,就不知道您的意下如何?”
没想到方仕政一转身,怒目而视道:
“永乐帝执政着二十年的成果,你们就如此迫不及待的要去摧毁它吗?我不会站队,我只会站在皇上这一边,谁是皇上,我就对谁献上我方仕政的忠心。”
他轻轻的吐了口气,挺直了腰杆说到:
“至于东昌之战,你要说就说去吧,若永乐帝还没放下,我也无话可说。”
第178章 逛灯市巧遇臭流氓
魏谦虽说出东昌之战中,方仕政当时亦是主将,但他其实并没有把握,永乐帝还会去追究此事。
永乐帝如今已经六十有三,执政二十余年,早年的戾气也已磨去大半。
加之他对方仕政的了解与信任,此时此事对方仕政的威胁,也许,还真的不值一提。
既如此,他也不必再坐下去,起身拱手笑道:“魏某已明大人心意,我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您放心,东昌之事,魏某不会跟皇上提。要提,我二十年前就提了。”
既是过时无用的把柄,还不如让方仕政领他一个人情。
果然,方仕政感激的拱手行礼道:“方某记下魏大人的恩德,除了皇权之争,有用得上方某的地方,只要方某做得到,必赴汤蹈火。”
客气话说了,回到魏府。魏谦觉得并不如自己所想,网撒出去了,却一无所获。
易呈锦听义父说罢,沉默片刻道:“朱瞻培所得府邸,是现成的王府,过完元宵节,拾掇拾掇,他也该搬出宫了。我们不妨等等,等他正式拜了印,才好替他树旗帜。”
“正是如此。”
三天之后,便是元宵节。
宫里摆了家宴,皇子、皇孙们齐聚一堂,表面上其乐也融融。
京城里张灯结彩,又是一个没有宵禁的愉快夜晚。到今夜,年节才算是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