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群。
这叫做制造矛盾。即便说有人能猜出来这种手段,在此消彼长,鳌拜权势日益浓重,皇权日益动荡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握手言和的可能。
小皇帝担心重现当年多尔衮的情况,鳌拜也会怕步上多尔衮的后尘,所以他们只会说越发的猜忌对方。
而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绝大多数精力都会用在这个方面。自然的,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就要开始下降。
而这就是扩大天地会影响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会。
此外,这还要结合第二步对外战略。
在第二步对外战略上,曹玮提出的是借南洋为根基,联合已经日渐颓废的西班牙、荷兰,同已经开始彰显霸主资质的不列颠相抗衡。
首先是鞭长莫及,这个年代的不列颠的确已经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了大海上的霸主。但要说它的海上优势,还远没有到后期日不落帝国的那个时候,自然就不要提对东亚有什么影响力。
而趁着这个机会,陈近南完全可以和现在势头还在的荷兰、西班牙乃至高卢合作。相信这些昂撒人的老对手也愿意遏制一下此刻不列颠的疯狂扩张。
这样,以南洋地区的资源换技术、换知识,完全可以迎来一波海上力量的疯狂发展。而只要再把触手伸到印度。不提占据整个印度,只要能把整个南印度掌握在手中。那么整个印度洋就相当于成了自家的澡盆子,铁桶一块之下,已然可以算是利于了不败之地。
这个时候,再回到内部战略。
以整个印度洋的资源供给天地会,一边招兵买马,一边输入此时已经领先于东方的西方科技。结合华夏传统思想,以及曹玮告诉陈近南的那一套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有组织的理论体系,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新军队伍。
这个时候,蓄势待发。就只等第三步战略可以实施的那个时机的到来了。
而第三部对内战略,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一切需要打击的对手。看准时机,一波定鼎天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须知,战略进行到这一步,清廷内部的矛盾理当已经是无可附加了才对。不管最后胜出的是康熙也好,鳌拜也罢。伤得都只会是整个清廷的元气。而更不要说还要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之流。
是与这三个汉奸虚与委蛇也好,还是趁着他们和清廷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波发作,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战略作星火燎原之势也罢。总之就是,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力量能阻止这种厚积薄发的爆发。
打土豪,分田地。以越发犀利的火枪去对阵所谓满万不可敌的八旗骑兵,这都不会是什么难事。
能靠着运气捡到一波江山,不代表能靠着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