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单(1 / 5)

1、《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作者:伍尔夫

伍尔夫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成就自我。

评:这本在我看的女性主义著作里可能还是有点空泛,但伍尔夫写的控诉自有一股激情在,还是挺有感染力的,对一些女性作家比如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的分析也挺有趣。

2、《大正》

作者:茂吕美耶

从明亮华丽的明治时代,到绚烂浪漫的大正时代,茂吕美耶用深入浅出的文笔,勾勒出一个又一个如樱花般美丽动人的日本奇女子!

大正时代,日本国内逐渐富裕,文化百花齐放,不仅出现“新中间层”的实业家和上班族,还培育出一批有识之士和“新女性层”。女性开始摆脱长此以往社会和家庭予以的不平等待遇,纷纷摸索自立途径,从事新兴行业,一步步登上社会舞台。

评:这本前面的背景介绍太像简单的资料罗列了,后面的奇女子小传部分配合作者的吐槽挺有意思,简直是自带弹幕。

3、《私货》

作者:詹姆斯伍德

《破格》、《不负责任的自我》和《机杼》几本书的出版,使詹姆斯·伍德成为同时代批评家中的翘楚,继之而来的《私货》则令他稳站高地,他不仅是一个明察秋毫的评判人,更是当代的鉴赏家。

这23篇热烈而光彩闪耀的文评,覆盖了诸如哈代、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埃德蒙·威尔逊这样的重要作家,在这些篇目里,詹姆斯·伍德为我们描摹出一个现代的全景图貌。

评:推《厌女》的时候也推过詹姆斯伍德的《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作者可以说是我现在最喜欢的文学评论家,这本相对来说没有最接近生活的事物那么“好读”,选的作品也更冷门一些,所以我读起来有时候会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其中几篇的分析非常出彩,比如石黑一雄《别让我走》那篇,作者得了诺奖我也一直懒得看,看他的评论就被勾起了书瘾,还是建立在知道这本质量不是非常高的前提下。因为里面有一些“新”的东西。詹姆斯伍德的评论是非常生动的那种,所以也不用担心剧透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去看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好了,这本对非文学爱好者可能会只熟悉《战争与和平》还有《1984》,其他后殖民等等就不太熟悉了,看起来还是会觉得无聊的。《战争与和平》的分析还有一本书《娜塔莎之舞》也分析得非常出彩。

4、《契诃夫短篇选》

版本很多,我也不太记得自己看的是哪两个版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