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丰,女性向前一步
人物作者 人物
-------------------
今年5月,在互联网上曾有一场针对冠姓权的激烈讨论。一些人发现,早在2014年,安徽的小县城长丰已经有过「姓氏革命」——孩子随母姓的家庭,将得到1000元现金奖励。这在当下的语境中显得超前和稀奇。因此《人物》去往长丰,想观察这个政策的结局与遗产。
但到了长丰后我们很快明白,这里发生的远不止这些。一个宽阔丰富的性别平等实验,在这个县城持续了7年。它相对纯粹,不设kpi,不与政绩挂钩,只追求人观念的革新、思想的解放。
它不是任何遥远的主义,不是口号,而是草莓地和稻田里真实开辟出来的空间,让女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更自由地生活。也是一点星星之火,留下一些回响,让后来人无需惊讶,那些现在看起来了不得的事情,勇敢的人们早已做过。
-------------
联合国官员的三次眼泪
距离北京一千公里,安徽中部,长丰县城的夏日景观与其他县别无二致。正是庄稼换季时,日头明亮灼热,沿着微微起伏的丘陵,地里都是收割小麦的农人。傍晚时分喇叭放着乡村新闻,农人们佝着腰,把秧苗一根根点进田里。车开在村道上,掠过刚刚空下来的草莓大棚、正当季的羊角蜜瓜大棚,水域宽阔,杉树高大。入了夜则是另一副样子,到处都是跳广场舞的人。男人在公园湖里钓鱼,巨大的鳝鱼在桶里挣扎,水珠溅开,好多人围上来看。
但如果再四处走走,会发现些独特之处——县城的水湖公园里,最显眼的雕像是爷爷抱着孙女,底下牌子刻着:「关爱女孩,幸福的女孩被爷爷高高举在肩头」。附近立了一个巨大的爱心门,是为了表达「自由的爱情」。走进路边公厕,比例科学,女厕蹲位比男厕蹲位要多一半。在街道上能看到女性城管在工作,而医院病房里有男护士。
在一个叫创新社区的村子,妇女主任陆瑞云领我去看一栋刚粉刷好的二层小楼。这栋楼比村委会还要崭新气派,这是女性村民们独立的议事空间,叫「妇女微家」。11位成员通过竞选产生。每个月一次,她们忙完农活,骑着车走过乡间道路,在这里开会议事,学《反家庭暴力法》和《婚姻法》,为村里的女性争权益,为道路水电之类的大事提意见。这种生活在这里已经存在许多年。
2013年6月末,也是这个季节,村子里麦浪翻滚,一些改变发生了。
这一天,创新社区要开村民代表大会,修订村规民约,这是村民民主协商与自治的基础。全村111位代表,来了105位,有些还是从城里赶回来的。小小的村委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