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昼说:“你的公司在浦东,我们还是买这边的房子吧。”白昼却说:“浦东这处房子,周边的生活设施还不完善,你带着宝宝去周围逛逛都不方便,我们还是住在生活气息更浓厚的浦西更适合家庭。反正我几乎一直在出差,在办公室的时间也不多,不用考虑我上班的距离。”听当家的话,买浦西吧。白昼在去虹桥机场的路上,办好了购房手续,三个月后交房。
一家三口在春寒料峭的时节搬到了上海,暂时住在公司为白昼租的公寓里。宁芫每天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宝宝,带孩子到楼下和邻居们晒晒太阳、聊聊天。小日子温馨但宁芫越来越感觉到无聊。来到上海后和朋友、前同事的聚会,别的人都聚在一起谈工作、谈社会热点,宁芫感觉自己完全插不上嘴,就在一边陪小朋友们玩。他们指着宁芫说:“看看她,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宁芫知道他们是善意的点评,但开始强烈地感受到不知不觉中,自己可能已经与社会脱节。
白昼的工作一如既往地忙碌,只要他回到家,宁芫就会凑上去热烈地和他聊天,但能说的,只有宝宝今天吃了什么、拉了几次、有什么进步。除了宝宝,似乎再也没有其它话题好聊。白昼非常贴心,只要在家,会几乎承担起所有照顾孩子的任务:给他洗澡、抚触、陪他玩,他看上去也是那么快乐满足,可是,宁芫问自己:他需要的,仅仅是这样一个在家照顾孩子,别的完全聊不上的老婆吗?
宁芫问白昼:“我们的第一关系是什么?”白昼很认真地想了想说:“爱人,彼此深爱、无条件支持的人。”宁芫很感动,却说:“我希望是朋友,无条件信任、无条件支持、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是灵魂伴侣。”白昼从宁芫的眼睛里,看到了她的担忧和焦虑。他把宝宝放在小床上,紧紧地抱着她,轻声说:“是的,我们的第一关系,是最好的朋友、永远的知己。你想做什么,就去做,我会尽全力支持你!”
小区里有两位自己创业的妈妈,时不时带着宝宝出来转,宁芫特别敬佩和羡慕这样有勇气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又可以自行安排时间照顾宝宝的妈妈,会问她们很多操作性的问题:在家工作、还是在别的地方工作?如果是分开的,家和工作的地方距离多远、工作的时候,宝宝放在哪里?做的是什么行业?……两位妈妈也知无不言,大家共同的感慨,就是有了孩子,对工作的想法会和以前有很大不同:现在无论如何,都是宝宝第一,工作不是心中最重要的,但没有工作的生活,也是极其乏味的。
交了房之后,宁芫开始忙装修,每天带着宝宝进进出出,前后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后,一家子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新家。白昼给了宁芫大大的拥抱,直夸老婆真能干,可宁芫感觉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不好:眼下正流行一本书,书上有一个理论:你身边最经常接触的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