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23章 同作逐臣君更远

第23章 同作逐臣君更远(2 / 3)

由柳好好精心导演,杜秋领衔的压轴大戏《将进酒》——

舞台上,甚至整个会场都没有一丝声响。

突然,一声浑厚的女中音在夜空中响起,穿着中性而又妖冶装束的杜秋唱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随之,战鼓阵阵擂响;琵琶声,更是繁弦急速;七十二名舞女,边伴舞边和声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士们的呐喊声如排山倒海般地在会场中激扬。

又见,百余名武士,迈着整齐的阵步,威武颂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杜秋的唱腔恢宏大气,音调从低到高起伏很大,唱得是荡气回肠,气势磅礴,绕梁三日而不绝: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武士们迈着矫健的舞步,铿锵有力地咏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杜秋又唱道: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柳好好邀将士们和她们一起高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将进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尔同销万古愁。”

武士咏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杜秋的歌声唱出了士卒们的心声,激发了将军们的激情,他们一起合唱了起来,把晚会推向了沸点。

柳好好编排的晚会,大大地给汪寿昌长了脸,大家频频举杯向老帅们敬酒祝贺,汪寿昌又飘飘然了。

————————————

注释

[1]羌笛

《元史.礼乐志五》中记载:“羌笛,制如笛而长,三孔。”

羌笛,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故名羌笛。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生长在海拔35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