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方有一小间,好像是道长讲经间隙休息的地方,里面坐着一个头发洁白的道姑,本以为是一位年长的真人,可当她转身的瞬间,刘基惊呆了——她,只不过十六七的年龄;她,天生丽质,略带着淡淡的忧伤;她,雾为襟袖玉为冠。
不知是害羞还是寒冷,她把双手紧紧地箍在了自己的胸前,她的那双美眸不时瞅向刘基的这一边。
刘基也无心听经了,也不时地瞄向她的那一边。他的心里是特别地喜欢,因为这小道姑简直是天外来客。
“嗨!”刘基叹了口长气,“很快,经就讲完了,再也见不到这白玉一般的仙女了。分别是容易的,但,要想再见她可就比登天还要难了。”
那小道姑转过身去,或许是在擦拭脸上的泪珠。
【七】《复偶见三绝.其二》韩偓.诗
桃花脸薄难藏泪,
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
几回抬眼又低头。
桃花般的小脸又怎能藏得住泪儿?她那柳叶细眉颦蹙在了一起,让人一看就知道小女孩有心愁。但她必须把自己的哀愁藏起来,因为自己是道姑,不该有尘念。她抬起头时,人们看到的是她笑的模样,但几次抬头,又赶紧低下了头。
【八】《复偶见三绝.其三》韩偓.诗
半身映竹轻闻语,
一手揭帘微转头;
此意别人应未觉,
不胜情绪两风流。
刘基的人坐在大殿上,思绪却彻底走了神儿,他的心已被珠帘后的半隐半现的人儿全吸引去了。那不是别人,就是那个“雾为襟袖玉为冠”的妙龄道姑。
虽然她此刻的“轻语”,固然不知对谁,也不知在说些什么,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刘基,却意识到那就是朝着自己,其弦外之音是“我在这儿呢。”
刘基此时不由得欠了欠身子,拉了拉衣角,一本正经地坐定,假装认真倾听的样子。然而他的姿态和神情根本藏不住他的“心”——“不在焉”。
因为这时她的一举一动,包括她的“一手掀帘”,都让刘基怦然心动。他还注意到女孩“微转头”的动作,女孩似乎是无意识的,却分明有所示意:“你看见我了吗?”这恰是《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所说“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的感觉。
这是“目语”啊!这是最为丰富微妙的一种语言,它能表达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用语言都无法表述的情感。看到她的眼睛,刘基感受到“一切都在不言中。”
于是,刘基的心中掀起情感的狂澜,不能自持。但又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留心观察周围的反应,看看别人有没有发现他的“不良”心境。看到别人没发觉,他心里不禁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