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2章 东风官柳舞雕墙

第2章 东风官柳舞雕墙(2 / 4)

好好的发明。因此,“虎皮肉”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云烟肉”,这个菜名虽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东坡肉”倒是相映成趣。

另外,柳好好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京城的时候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四分[2]、宽二分、厚一分,恰似柳叶般大小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柳酥糖”。

【五】《独斟》薛素素.诗

香尝花下酒,翠掩竹间扉;

独自看鸥鸟,悠然无是非。

好鸟鸣高树,斜阳下远山;

门前无客过,数酌自酡颜。

母亲常常独自饮酒解忧。柳好好不想让母亲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喝闷酒,便拉着母亲来到花下,陪她一起赏月饮酒。

月色如水,最为母亲所倾心。

为领略月色之美,她为母亲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着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大大的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

月亮西去,柳好好又卷起珠帘,让母亲倚窗而望。她还常常为母亲反复念诵李贺的《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粉态夹罗寒,雁羽铺烟湿;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挽菱隔歌袖,绿刺罥[3]银泥。”

母亲的古筝弹得非常好。她经常弹奏一些难度很高的曲子,像什么“十面埋伏”、“汉宫秋月”之类的名曲。

但柳好好不喜欢古筝,而喜欢拉胡琴。她认为拉胡琴比较符合自己洒脱的性格。为了让母亲有事干,不至于太无聊,便缠着母亲教她弹古筝,并准备在中秋节为母亲来一汇报演出。

【六】《杂兴五首》[4]权德舆.诗

丛鬓愁眉时势新,

初笄绝代北方人;

一颦一笑千金重,

肯似成都夜失身。

乍听丝声似竹声,

又疑丹穴九雏惊;

金波露洗净于昼,

寂寞不堪深夜情。

琥珀尊开月映帘,

调弦理曲指纤纤;

含羞敛态劝君住,

更奏新声刮骨盐。

中秋的夜晚,微风习习,皓月临窗。

柳好好给母亲用精美的酒杯盛满一杯酒,便开始给母亲做文艺表演了。

她身着纱衣,款款而来,倚帘而坐。她拿起了胡琴,柔嫩的娇手试调着琴弦,调好音阶后,把胡琴先放到了一边,又把双手放到了古筝的琴弦上。

只见她纤纤细手轻拨慢拢,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和着那溪水声一首美妙的《汉宫秋月》[5]便随之飘出窗外。柔和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