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13章 有钱十万可通神

第13章 有钱十万可通神(2 / 3)

【二】《赠花卿》杜甫.诗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汪嗣昌为胞弟汪寿昌举行的欢迎宴会在临近郫江[今府河]船队的东湖上举行。

柳好好带领歌舞班为酒宴助兴。

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柳好好又以其美妙的歌喉和艳丽的舞姿,特别引人注目。

柳好好知道汪寿昌是从江浙行省调来的,她特意唱了一首江南名曲《燕衔泥》……

【三】《燕衔泥》眉佳.歌

金陵美人横吹笛,迎来燕子衔春泥,燕子筑巢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笑低语。

江南春绿润如雨,往来不湿行人衣,秦淮水暖烟波里,绵绵春雨中有多情男女。

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

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

【四】《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诗

歌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柳好好恰好转到汪寿昌的身边。

这时的柳好好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新之意,沁入汪寿昌那颗黯淡的心。

刚才还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东湖,忽然天气突变,阴云蔽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迷人的景色。

湖光佳人,相映成趣。汪寿昌灵感顿至,错把东湖当西湖,更把西湖比西子,挥毫写下了一首佳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中虽然是写锦东湖畔的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汪寿昌初遇柳好好时为之心动的感受。

当时刚满十四岁的柳好好,对于见识美人无数的汪寿昌而言,最多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并无情欲可言。而真正吸引汪寿昌的,应该是柳好好的聪颖乖巧,是她虽流落风尘却不落于俗世的独特气质,就像一块浑然天成的璞玉,而汪寿昌就是那个独具慧眼的人。

一连几天的宴会都有柳好好坐陪。

起初,好好以歌伎兼清客的身份赋诗侑酒,这样就有了多次展现自己才艺的机会,她的文才和见解往往使在座的许多人折服。

汪寿昌说她“诗酒之外,尤见才辩”,就是说,她不仅是酒量惊人,还是斗酒诗三篇,并且思维活跃,擅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