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13章 隔座送钩春酒暖

第13章 隔座送钩春酒暖(2 / 5)

家珍.古筝

[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词]“低吟白雪逢阳春,送君别去无知音。高台孤矗昂首望,穹凄尽兮宙宇敞。车马纵兮雁飞翔,春复秋往世无常。幽清默兮落暗乡,何年何月蹉跎降。莫问莫观你莫惆怅,山石林木无易样。”

纪绪静静地听着,仿佛男伎唱的就是他的过往:自己在蜀地不觉已居住了二十三年,年少的我只知吹笛赋诗,空自惆怅。而今回到了故乡,已物是人非。当年的玩伴,他们都去了何方?

【三】《踏乡记》生意经

做事,不求大;

但,求自然大。

吃过午饭,纪绪说要去泸州的酒坊看一看。他们换成快马,酉时便到了泸州酒坊。

泸州老窖[jiào]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它是“浓香鼻祖,酒中泰斗”。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技艺,发源于古江阳。它孕育于秦汉,兴于唐宋,在元朝末年得以创制、雏型、定型并成熟起来。

酒坊郭主管侃侃而谈:“宋代,泸州以盛产糯米、高粱著称于世,酿酒原料十分丰富,从那时开始,也就出现了‘大酒’和‘小酒’之分。这种酒,当年酿制,无需贮存,也不便储藏。所谓‘大酒’,就是一种蒸馏酒,大酒是经过腊月下料,采取蒸馏的方法,从糊化后的高粱酒糟中烤制出来的酒。而且,经过‘酿’、‘蒸’出来的白酒,还要储存半年,待其自然醇化老熟,方可出售,所以说是‘侯夏而出’。

我的父亲在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研制出了‘甘醇曲’,并通过了技艺的改良,制成了大曲。”

施酒监介绍说:“郭主管的父亲叫郭怀玉,十四岁学艺,四十八岁那年制成酿酒曲药,日:‘甘醇曲’??可以说,是第一代泸州老窖大曲酒。故,郭怀玉也被誉为泸州老窖‘久香’牌天下第一曲的创始人。”

纪绪赞许道:“一定要把老先生的这种特殊技艺发扬光大。”

王翼说:“以前,泸州的酒坊大都是单个小作坊。下官来此后,说服他们私私联营或公私合并。同时,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制曲生产也逐渐从生产小组里剥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制曲组。随着发展的需求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我们建起了世上规模最大的制坯、培菌、发酵、贮曲、粉碎的、年产数十万斤的制曲基地,让周围的酒坊都用我们的培菌。”

纪绪阐述自己的观点:“做事,我不提倡做大;我求的是,自然大。何为‘自然大’?就是不要有计划的扩展,而应顺其自然。因为,酒的好坏,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其他行业,也不能盲目地扩张,如果扩的太多太大,管理能否跟上?原料和品质是否保证?等等诸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